当前位置: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织梦莱索托—中国水电八局征战莱索托麦特隆项目纪实

来源:红网 作者:李亚清 王济林 曾映雪 编辑:刘艳芳 2017-06-30 16:14:40
时刻新闻
—分享—

建设中的莱索托麦特隆大坝。罗继忠摄。

莱索托麦特隆项目中莱员工热烈庆祝大坝封顶。罗继忠摄。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一带一路”建设更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热土。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水电八局”)——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江河的第一支机械化队伍,经过65年的锤炼,已由单一的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商,发展为涵盖水电、热电、核电、风电等能源建设,承接公路、铁路、地铁、市政交通施工,涉足矿山、海港、农业、环保等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业化“作战部队”。

  1997年,水电八局取得对外经营权,相继在亚太、亚欧、美洲、东南非、中西非和中东北非组建了6大区域公司,在22个国家承建了70余个工程项目。抢抓新机遇,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水电八局起舞“一带一路”,正演绎着怎样的动人故事?红网将推出【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系列报道,与您一同分享。

  相关阅读: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印尼姑娘珊娣的中国情缘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非洲小哥穆罕默德的求学记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中国小伙杨克敏的印尼故事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阿布杜的“中国梦”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德迪和阿玉的追梦路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我们的南塔 我们的责任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卡鲁玛:利民故事多又多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湖南伢子聂朗的印尼成长路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马可:我愿意随时加入中国项目部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美纳斯:“火”与“辣椒”碰出的友谊

  通讯员 李亚清 王济林 时刻新闻见习记者 曾映雪 莱索托报道

  水电人的梦,是用钢筋水泥筑就的。

  中国水电八局人的梦,是从1952年的荆江分洪工程开始的。

  上个世纪末,水电八局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从巴基斯坦,到马来西亚、到科威特、到委内瑞拉。2012年10月,水电八局中标莱索托麦特隆项目,开始了南部非洲的织梦之旅。

  梦开始的地方

  2011年8月,中国水电八局中标莱索托麦特隆大坝及原水泵站项目,一举为八局拿到开发南部非洲市场的第一个项目。

  2011年9月,水电八局莱索托麦特隆项目班子组建。10月2日,首批人员进入麦特隆工地,标志中国水电正式开进南部非洲。

  莱索托位于南部非洲,被南非完全环绕,是世界上最大的国中之国,国土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10万左右。莱索托贫穷落后,而麦特隆工地,更是一个无水、无电、无房、无网络的“四无”地带。

  完成“建家”工作

  初到“四无”之地,施工现场和租住在临时营地的中方员工,都是从工地附近村庄的水井取水。每天送3车水到工地,勉强解决十几个人的生活用水问题,洗澡、洗衣按人头分配,每人每天只限一桶水。

  一桶水的状况持续了3个多月,终于,项目部请来专业打井队开进麦特隆,在营地内选址打井,修建水塔,把村里的井水用水管引进水塔,这样才基本解决大家生活用水问题。

  刚到麦特隆时,因为没有电,这里就像与世隔绝了一样。经多次与当地供电局的艰难协商后,供电局才同意供电,但必须自己树杆架线、铺设地下电缆,并修建变电站。靠着项目部员工1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解决了生活用电与施工用电问题。

  水电解决了,网络问题就成了现场办公的拦路虎。从进莱索托开始,项目部就一直在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网络问题。在当地电信部门半年多的积极努力下,麦特隆工地的上空终于有了微弱的网络信号。

  营地是项目部员工的家园。为了早日让大家安居乐业,项目部早早地开始修建营地住房,经过了100天的艰难拓荒历程,终于完成了“建家”工作,实现了整体搬迁的目标。项目员工从此有了一个可以挡风避雨的港湾。

  无法抹去的阴影

  莱索托独立之前为英殖民地,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当地工会组织常常扇动工人罢工。

  2012年6月,当地工会组织以莱索托新政府大幅度提升工人工资的许诺为由,向项目部提出增长三倍工资的要求。在双方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工会组织策划从6月15日开始罢工。

  6月25日下午,项目部按照当地律师建议的工资标准与工会代表谈判,双方不欢而散。中方员工下班时,突然遭到当地工人的追赶与袭击。所幸中方员工始终保持冷静,没有与对方直接对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这次事件在中方员工的心里抹上一层阴影。

  顶着巨大压力,项目部做出了“不放弃,敢担当”的坚守决定,暂停项目施工,积极与项目业主、当地政府和中国使馆以及上级领导斡旋,协调解决危机。

  在莱索托政府和中国驻莱大使馆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水电集团、八局总部的工作组和项目部合力协调,当地政府加强了对工会组织的协调管理,并处理了“6.25”事件带头闹事人员。

  将项目部打造成学校

  解决了罢工事件后,项目部加强了与当地民众的联系。一方面走村串户,拜访酋长,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融入本土文化。另一方面加强和谐共建,为附近村庄打井修路架桥,为周边学校修球场补校舍,逢年过节为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与体育用品。

  项目部还将麦特隆项目打造成了一所学校。最初,除几个司机外,其他工种几乎都是“零技能”的当地劳动人员,培训并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成了项目部开工初期的艰巨任务。项目部先后招聘了700多名当地劳动人员,在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劳动技能的培训。几年下来,部分工作人员学会了电焊、氧焊、扎钢筋笼、制模、木工等技术。

  一路凯歌终圆梦

  解决了沟通的问题,麦特隆工程建设进行得十分顺利。

  麦特隆大坝及原水泵站项目,是首都马塞卢片区的供水工程。278米的坝长和83米的坝高,碾压混凝土总量不到30万立方米。然而,这个项目却有来自欧美、南非等国家的世界顶尖级工程师组成的管理团队,对大坝在建设期间的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是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工程。

  尽管合同对各项指标的施工要求非常高,凭借着中国水电出色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项目部摆脱国内习惯性合同规范的束缚,主动适应南非规范,在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环境要求等方面更符合南非规范标准,赢得了“国际工程师团队”的信任和尊重,工程项目始终在良好的沟通、理解和信任氛围下实施。

  如今,一湖麦特隆清水正源源不断流向首都及周边城市,流进莱索托的千家万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