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印尼姑娘珊娣的中国情缘

来源:红网 作者:王济林 童妙 编辑:刘艳芳 2017-06-15 09:45:47
时刻新闻
—分享—

工作中的珊娣。

珊娣(左前三)为项目部篮球比赛加油鼓劲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一带一路”建设更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热土。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水电八局”)——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江河的第一支机械化队伍,经过65年的锤炼,已由单一的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商,发展为涵盖水电、热电、核电、风电等能源建设,承接公路、铁路、地铁、市政交通施工,涉足矿山、海港、农业、环保等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业化“作战部队”。

  1997年,水电八局取得对外经营权,相继在亚太、亚欧、美洲、东南非、中西非和中东北非组建了6大区域公司,在22个国家承建了70余个工程项目。抢抓新机遇,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水电八局起舞“一带一路”,正演绎着怎样的动人故事?红网将推出【水电八局“一带一路”故事】系列报道,与您一同分享。

  通讯员 王济林 时刻新闻记者 童妙 印度尼西亚报道

  2016年9月,水电八局承建的印度尼西亚明古鲁省的火电项目启动建设。今年年初,为方便办理当地事务,项目部综合办招聘了一位会说中文的明古鲁人,她叫FitriSusanti,中文名字叫珊娣。

  珊娣有些微胖,很爱笑,很快赢得了员工的喜欢。她能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腔中文,还喜欢吃中国菜,经常做大家生活中的义务翻译。

  因为是项目部招聘的第一批本土职员,短短几个月,珊娣就成了当地员工的“带头大姐”。她带大家熟悉项目部的工作流程,不厌其烦地教大家说中文。

  明古鲁省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人口超过100万人。虽然历史上曾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包括需要经常打交道的地方政府和业主在内,当地会说英语的人并不多,这让主要以英语开拓海外市场的水电八局人犯了难:项目部能用印尼语顺畅交流的少之又少。

  然而,有了既会说中文,又会讲印尼语和英语的珊娣,很多问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了。

  珊娣为什么说得一口流利的闽南腔中文?又为何主动找上门来应聘?原来,2008年,珊娣去了中国台湾,并在那里工作了6年。“是那里的人,教会了我说中文,给我取了珊娣这个中文名。”珊娣说,3年前,她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却一直有些不适应。明古鲁经济不发达,地域又偏僻,很少有中国企业来办工厂、搞工程。由于自己并不具备太多技能,语言的特长又得不到发挥,这让珊娣有些郁闷。

  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水电八局承建的明古鲁火电厂项目招募当地员工的消息,让珊娣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凭借一口流利的中文,珊娣顺利成了水电八局明古鲁火电项目部的一员。在项目部,珊娣主要负责联系当地政府部门、招聘当地员工、准备相关材料及办理各种证件手续。这些工作繁重而复杂,之前珊娣很少接触,但经过努力学习,珊娣渐渐熟悉了当地的法律法规,了解政府部门的办事流程,遇到问题总是想方设法解决难题。几个月下来,珊娣工作起来已如鱼得水。

  平时,珊娣还经常和大家一起研究中国美食、唱中文歌,为项目部篮球比赛加油鼓劲,和大家一起庆祝同事的生日。

  今年5月,印尼语培训班在项目部开课,珊娣担任老师。而正在建设的这座明古鲁火电厂运营期将长达25年,“我的中国情缘,也许才刚刚开始。”珊娣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