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务工女要回乡:“电”亮新农村小康新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邓倩 编辑:贾迪 2020-07-24 21:01:16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00724182819.marked.jpg

徐敏慧发现,大概从2017年开始,我发现供电所频繁进山测量、查勘,有时回家看到了电工师傅在打电杆洞,有时回家看到他们在立那种两根水泥电杆合在一起的大电杆。

红网时刻记者 李慧芳 通讯员 邓倩 长沙报道

在外务工多年的徐敏慧最近又回到了老家。她发现,记忆里曾经偏僻贫瘠的家乡,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心心念念觉得城里好,现在反倒觉得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在向我招手,呼唤着我回家。”

门前的路灯更亮了

徐敏慧的老家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福临镇和开慧镇之间的影珠山森林公园里。海拔虽然只有500多米,但山势险峻,风景秀美。但由于交通不便、环境闭塞,居民居住分散,传统农田种植产出少,村里的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谋生。“山里的电也不好,刮风打雷下雪常常停电,有电的时候也都没法用电炉子之类电器。”徐敏慧告诉记者,山脚的开慧村和天华村都曾在湖南12个省级贫困村之列。

徐敏慧说,那些年,哪怕是一天里最热闹的吃晚饭时候,也常常是炊烟稀少,灯光寥寥。她努力上学,终于离开了大山,在她向往的城市工作、生活。

可最近两年回老家,徐敏慧却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大概从2017年开始,我发现供电所频繁进山测量、查勘,有时回家看到了电工师傅在打电杆洞,有时回家看到他们在立那种两根水泥电杆合在一起的大电杆。”

徐敏慧的感受是正确的,影珠山区域有2800余户常驻居民,从2017年开始国网长沙县供电公司对该区域持续开展电网提质改造工作。三年内,新增变压器23余台,新增容量1800余千伏安,为使电网建设适应当地环境,景区内部分10千伏线路按照35千伏线路标准建设,为景区近年来的持续大力度开发和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慢慢的,路灯就亮到了家门口了,家里小楼盖起来了,美丽的大吊灯、锃亮的冰箱、空调、洗衣机一件一件进了家门。”徐敏慧指着家里的一切给记者介绍,满脸幸福。

学校的设施更新了

因为孩子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徐敏慧回家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外面打工这些年,徐敏慧看多了城里孩子上学的硬件、软件,再想想家乡镇上的小学,她曾暗下决心,等自己孩子到了读书的年纪,一定要接到城里来上学,但如今她的想法却彻底改变了。

在2018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她发现镇上原来的小学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簇新高大的教学楼,宽敞平整的操场,教室里有空调,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整齐崭崭新的课桌椅一看就觉得舒服。食堂里,用着大功率的抽油烟机、电开水炉、电热水器,硬件比城里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差。

这所以抗战英雄陈树湘命名的红军小学,于2018年上半年竣工,下半年开学,学校共有九个班、学生400多人、教职员工超过30人。为提高红军小学的供电可靠性,早在学校建设之前,当地的供电所就为学校用绝缘线架设了专线,为学校供电的台区变压器也增容到了200千伏安。

“光看学校的硬件,让孩子在家乡读书也是很好的。更何况,这里是长沙县红色教育基地集中的地方”。开慧纪念馆、影珠山抗战遗址、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中共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故居、湖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杨柳坡旧址这几年相继开放。在这里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氛围十分浓厚,徐敏慧眼里的家乡越看越吸引她。

创业的道路更宽了

徐敏慧想回家乡创业,这样可以多出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但想到曾经贫瘠的家乡,几年以前镇上连最基本的生活用电都难以保障,这样的老家创业环境会好吗?趁着端午节,她决定回去打听打听。

老同学陈思远知道她想回乡创业之后,向她说了自己的例子,刚开始准备回乡创业时,他也犹豫过。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十几年前农村用电状况不稳定、交费要跑上十几里地的印象在他脑海里特别鲜明。他一度担心作为卖创意的“技术宅男”,回乡创业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解决用电问题。但当公司选址落成后,他发现,用电问题的解决出乎他预料的顺利。“现在电力这一块和十几年前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做到了‘只要我一个电话,剩下的事情他们全部解决’,像用电咨询、报装、以及缴费等方面的问题,都能用网络、电话和手机解决。解决了后顾之忧后,我更加坚定了在家乡创业的信心。”

在邻居的带领下,徐敏慧又亲眼见证了离家不远的慧润国际露营基地人潮如织,影珠山还有开慧纪念馆周围餐馆的生意火爆。家里人都说,找对了路子,趁着年轻回来创业也很好。

赛头村扶贫专干杨利告诉徐敏慧,村里那个从小患有侏儒症的朱朱(化名),早几年还是村上的精准扶贫户,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自主创业,在家培育了无土有机豆芽等绿色农产品,目前订单源源不断。在今年扩大规模后,供电公司又第一时间给他拿出了改造方案,将原来老化的线路、电杆进行拆除,为其新架电杆两基,新架线路两档,为其今后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这些年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道路两旁的路灯早已不是当年破破烂烂的样子,灯火通明的夜晚也不像以前那样冷清了。”徐敏慧说,等合同到期,她就回去,积极创业,陪着父母养老,看着孩子健康地成长:“一起过我们想要的小康生活,想想就觉得特别棒。”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邓倩

编辑:贾迪

本文为能源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y.rednet.cn/content/2020/07/27/77858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