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网劳模工匠】孙鹏:“直流电漂”人的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国网湖南电力 编辑:贾迪 2020-04-29 10:38:42
时刻新闻
—分享—

孙鹏.jpg

孙鹏。

简介:

孙鹏,男,41岁,中共党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高级工程师。现任国网湖南检修公司鹅城换流站经理、党支部副书记。

劳模心语:

岗位可以平凡、工作不能平庸

2017年3月6日晚7时,孙鹏下达祁韶直流系统启动指令的画面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伴随着他坚定有力“3、2、1,启动”的声音,湖南省正式步入特高压时代。

孙鹏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龙泉换流站、鹅城换流站、银川东换流站等多个直流换流站筹建试运行,及我国首个交流特高压(晋东南-南阳-荆门)试验示范工程的生产准备和运维管理工作。二十二年来,他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理念,长期扎根生产一线,坚持学习、勇于探索,坚守责任、不断创新,为祖国输电事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南征北战,脚步遍布直流站

“韶山换流站进入筹建阶段,有谁愿意主动请缨?”

“我愿意参加!”孙鹏每次都是同样的回答。

二十二年的青春年华,孙鹏从湖北到广东、再到北京、宁夏、湖南,为祖国的直流事业南征北战、四处漂泊,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直流电漂”人。

2003年,为响应国家“西电东送”的号召,刚刚结束龙泉换流站系统调试的孙鹏主动请缨,奔赴广东惠州,参加鹅城换流站生产筹建工作。此时正值非典肆虐,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劝他不要深入广东这个非典重灾区,可他却全身心地投入到鹅城换流站的生产筹建工作中,在建设工地一待就是一整年。

2009年,世界首个±660kV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此时在北京工作的孙鹏,又主动申请参加银川东换流站生产筹建工作。他远赴宁夏,把银川东换流站生产筹建及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扛在肩头。

2015年,湖南首个特高压直流换流站正式开工建设。作为一名技术专家,韶山换流站需要他;作为一名管理专家,韶山换流站更需要他。孙鹏再次辞别父母亲人,离别新婚妻子,只身一人来到湖南湘潭,又一次踏上了“电漂”的征途。

着眼一线,践行创新发展

“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发展。”这是孙鹏一直坚持的创新发展理念。

在银川东换流站,孙鹏大胆尝试直流系统集中控制运作模式探索,并成功实施±660kV宁东直流系统集控运行,实现了国内唯一直流输电工程集控管理。

在鹅城换流站,针对属地湖南后现场生产人员较少、职工技能水平较高的现状,他精心部署、超前谋划开展“直流换流站典型管理模式研究”,率先实施“运维一体”管理,达到人力资源优化、运维检修质量提高、专业管理精细、应急响应迅速的效果。

在韶山换流站,孙鹏针对湖南公司目前尚无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运维费测算标准,结合换流站运维工作实际需求,组织编制《韶山特高压换流站运维费测算报告》,为换流站后续长期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孙鹏先后获得五项专利、国网公司管理创新一等奖、省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些荣誉,就是对他“着眼一线,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最好认可。

精益求精,续写直流芳华

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整整17个月的时间,孙鹏带领着韶山换流站运维队伍,圆满完成设备监造、跟踪验收、带电调试、运维检修等工作,并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他带给韶山站的不仅仅是直流输电的专业技术,更是凝聚整个团队的精神力量。

“孙鹏,这么多二次接线,用手一根接着一根地扯,效率太低了,啥时候能搞得完?”

“是啊,一个压板一个压板的测量,太花时间了吧。”

“大家不要怕麻烦,我们白天做不完,晚上加班做,今天做不完,明天继续做,一定要在设备带电调试前把所有的隐患都找出来、消除掉,一个都不能落。”

2016年12月初,孙鹏在带领运维人员进行现场二次回路、控制保护压板验收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回路存在连接不牢固的现象。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意识到这个重大隐患,做出了一个看似“愚蠢”的决定:对全站二次接线逐一用手扯,对所有控制保护压板逐个测量,对存在的问题,必须详细检查、整改到位。

虽然有人埋怨、有人不解,但在孙鹏的带领下,大家奋战三个昼夜,完成全站三万多根二次接线的排查,发现七百余根连接不牢固、安装不规范的接线。正是由于这些认真细致的检查,确保了韶山换流站一次带电成功。

二十余年来,孙鹏始终坚守在直流输电事业的最前线,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用责任、创新和奉献写成“直流”人的动人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国网湖南电力

编辑:贾迪

本文为能源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y.rednet.cn/content/2020/04/28/71576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