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新邵:光伏车间全年不休 小河村83户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

来源:红网 作者:童妙 李连丰 编辑:贾迪 2020-04-26 17:30:03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湖南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小河村坐落在金龙山脚下,平均海拔800米。在国网湖南电力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目前,全村84户贫困户,83户成功摘掉了穷帽子。

2~.jpg

村民在光伏大棚内制茶。

3~.jpg

2019年9月,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小河村引进了黑木耳种植,最近刚收了第6批鲜木耳。

红网时刻记者 童妙 通讯员 李连丰 邵阳报道

一个省级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0.7%,历时2年多,全村84户贫困户,83户成功摘掉了穷帽子。

这是小河村,隶属湖南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坐落在金龙山脚下,平均海拔800米。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259户。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乏力……

2008年3月,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这里,改造电网、建设光伏车间、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农网改造后,冻雨天气都没停过电。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大家收入都提高啦!”小河村村支书刘泽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两年村子的变化。

金龙山北麓有大片原生态野生茶树,小河村已有百余年的制茶传统,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除了自给自足之外,茶叶只能卖出初级原料茶的价格。

翻山越岭,徒步百余里,扶贫工作队进村的前3天,就把小河村跑了个遍。建设扶贫车间,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利润归村集体所有,村民按比例分红,不就可以实现“输血救济”和“造血自救”相结合的良性产业发展方式了吗?

2018年10月,扶贫工作队加强电网光伏扶贫项目配套电网建设,巧妙利用光伏大棚建成了集光伏发电、温湿度控制、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农光互补扶贫车间”,并成立了村集体全资占股的合作社。

“扶贫车间”建好后,鼓励村民上山采摘野生茶鲜叶,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并在制茶、包装生产过程为贫困户提供岗位127个,用于聘用贫困户采摘野生茶鲜叶、制茶、包装等。

4月24日,记者在小河村光伏车间看到,村民正在翻茶、操作机器,揉茶机和烘干机都在作业中。

“每天工资100块,和在外面打工收入差不多。”村民刘耀平之前在长沙一家电烤炉厂打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选择了在家门口就业。

刘连位一家5口,是扶贫兜底户,几乎都没有外出劳动能力,之前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最近我们家采茶最高的一天赚了290块钱,去年总共赚了六七千。”刘连位很是开心,今年,扶贫工作地还给他申请到了村内保洁员的公益岗位,一年下来有8500元的工资收入。

国网湖南电力驻新邵县小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小河村“第一书记”谢历冰介绍,光伏大棚每年可发电6万千瓦时,不仅能满足车间用电需求,还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纯收入,村民可以获得产业分红。

采茶、制茶具有季节性,为充分利用光伏车间,2019年9月,扶贫队又引进了黑木耳种植,作为小河村的第二产业。小河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原生态环境,恰好适宜黑木耳的生长。

“去年11月收了第一批鲜木耳,这两天刚收了第6批。这样,光伏车间每年4到9月制茶,9月到来年4月用于制作干木耳,光伏车间可以做到全年无休,利用率很高。”谢历冰介绍,受交通限制,发展干货产业更适宜小河村,还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小河村集体纯利润突破20万元,2018、2019两年累计为84户贫困户分红近30万元,村民医保全部由村集体出资缴纳,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12000元。

来源:红网

作者:童妙 李连丰

编辑:贾迪

本文为能源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y.rednet.cn/content/2020/04/26/71510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