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带一路”故事】印尼媳妇中国郎 漂洋过海筑新房

来源:红网 作者:熊云洁 戴天皓 编辑:贾迪 2019-09-06 11:39:2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通讯员 熊云洁 戴天皓 印度尼西亚报道

亲友合照.jpg

闫礼峰与兰蒂的婚礼现场。

“好消息好消息,特大好消息。” 中国水电八局印尼明古鲁项目部忙碌的办公室里,忽然传来一个兴奋的声音,大家抬头望去,只见当地员工桑蒂(santy)姐正举着一张精致的请柬叫喊着。

婚礼请柬来自雅加达,新郎正是项目部设备物资办的闫礼峰,而名叫Ratih Nurfitri新娘子来自印尼中爪哇省,有一个悦耳动听的名字,叫着兰蒂。

学习使我快乐,学习使我脱单

闫礼峰在2015年入职水电八局,在明古鲁项目从事设备物资采购。3年下来,他已经讲得一口流利的印尼语,要说他的爱情故事,就必须提到他的学习之路。

2017年6月,就职两年的闫礼峰正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而努力的自学印尼语。作为一个非语言专业毕业的理科生,毕业以来,他就再也没有做过系统学习,如今猛然捡起,而且还是完全陌生的语言体系,确实让他伤透了脑筋。

天性有些腼腆的闫礼峰不敢开口用自己蹩脚的印尼语与印尼人沟通,而且大部分印尼人不会中文,为了克服这个难题,他决定一步步打开自己的交友圈。如果能交到一位懂中文的华人朋友就好了,他想起了微信中“附近的人”的功能,在印尼大多数本地人都是使用的WhatsApp,但是能与中国人交流的华人几乎都会使用微信,那么,他能不能用微信的这个功能来认识一位离他近又懂中文的华人呢?

他满怀期待的打开“附近的人”时,手指便感受到了震动,那是一条来自附近陌生人的“打招呼”的提示消息。

是谁,先发现了他呢?忐忑的他与对方加上了好友,可是第一句话,他不知该用中文还是印尼语。正摸着手机屏幕犹豫时,滴滴滴的来信提示响起,屏幕上弹出一条消息,那是一句简短的中文问候,他如蒙大赦般敲下了他的第一条消息。

“你好!”

“你好。”

孔子学院的“儒学”女孩儿

兰蒂出生于中爪哇省Purbalingga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出于对中国的兴趣,她努力考入孔子学院学习中文,并且在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印尼赛区总决赛中凭借出色的中文水平,获得了优秀奖。在校期间,为了更好地学习中文,她与闫礼峰在微信上相识,并成为了彼此的老师。

那一天,她打开了微信中“附近的人”功能,开始寻找适合的“老师”。当她划到闫礼峰的微信时,他微信签名中的中文立刻引起了她的注意,不假思索的,她便立刻向他打了第一个招呼。

通过微信聊天,她发现原来对方也正有学习印尼语的愿望,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互助学习的网络友人。

在微信的交谈中,兰蒂逐渐认识到这个中国男孩是个十分腼腆可爱但却勤勉努力的人,三个月后,两人从网络走到现实,见到了对方的庐山真面目。这时候,兰蒂还是孔子学院的在读学生,得知闫礼峰因工作忙碌而脱不开身时,她便时常利用空闲时间来闫礼峰的办公处帮忙。写的一手好中文、说的一口好中文的兰蒂,为闫礼峰的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

在帮助闫礼峰的过程中,兰蒂的中文也得到了强力的提升,她对中文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中规中矩的教科书,对当下中国的流行词汇也都能理解并熟练运用。她还自学了葫芦丝、孔雀舞等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艺术。由于成绩优异,更是顺利申请到交换生名额到中国福建师范大学就读。同时两人也确定了相伴一生的关系。

“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共同的家

2019年6月16日,两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踏上了婚礼的殿堂。在这之前,为了成为合法夫妻,两人利用彼此的假期往返中国、印尼以及大使馆,历时四个多月,两人终于获得了法律认可的结婚证。

“遇到兰蒂,是我此生之幸。”后来,闫礼峰带着他的爱人来到项目部,这是他婚后第一次回到明古鲁项目部。

“如果有可能,毕业后,我将跟随我的丈夫一起投入sinohydro的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是个很伟大的目标,它建设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也希望能为丈夫的事业、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出一份力。”兰蒂挽着闫礼峰的手幸福地微笑。

来源:红网

作者:熊云洁 戴天皓

编辑:贾迪

本文为能源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y.rednet.cn/content/2019/09/04/59482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