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潮的螃蟹丨湘潭满格电护航背后的“隐形操作”

来源:红网 作者:凌雨晴 编辑:罗倩 2025-08-27 11:09:5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凌雨晴 湘潭报道

最近,“宁电入湘”工程投产送电,带火了“电力”这个话题。

高温也在湖南持续不退,比如8月26日16时,省气象台就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

以往,高温总是和“电力”二字有强关联;如今,大家安心吹着空调,对电力供应反而“没什么感觉”了。

图片

▲万家灯火背后是可靠的电力保障。(摄影/周波)

电力迎峰度夏,既有“宁电入湘”这种大手笔,也有电力部门默默的坚守,有些细节还鲜为人知。

今天,记者来讲讲国网湘潭供电公司的故事。

供电服务变为“隐形推手”

为什么要讲湘潭供电的故事?

据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湘潭市GDP增速达6.5%,位居全省第二。

在国网湘潭供电公司调度大厅屏幕上,三组数据图同时闪烁:上半年,湘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全省领先,供电可靠性提升至全省第二,供电服务满意度位居全省并列第一。

经济增长,带动了电力需求。今年夏天,湘潭电网负荷创下了历史新高。

图片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开展带电作业。(周波/摄)

新高“大考”之下,一组数据或许体现了其供电保障能力:

截至今年7月底,国网湘潭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已完成带电作业2892次,累计多供电量1304.51万千瓦时,减少停电时户数43.79万,同比大幅增长60.27%。

数据的背后,湘潭早已布下棋局。

时间回拨至2024年,国网湖南电力首个市级无人机运营中心、首个配网应急响应中心在国网湘潭供电公司相继成立,与不停电作业中心一道,共同构成其配网领域的“三大中心”。

图片

▲7月4日,国网湘潭供电公司配网应急响应中心工作人员在10千伏响花线开展带电作业,消除线路瓷瓶隐患。(图源:新华社)

8月13日,湘潭鹤岭供电所实施10千伏仙日线改造工程。

如果按传统方式施工,需要中断供电,附近的湖南新明工贸有限公司,这家年产值超两千万元的碎石企业,将影响8小时生产。

但这一次,国网湘潭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推出创新方案,“带电作业+中压发电车”协同作战。

现场,绝缘斗臂车开始高空作业,发电车悄然接入。另一头,企业生产线仍在运转,机器一直轰鸣。

事后,湖南新明工贸负责人胡建国惊讶地说:“完全没有停电,你们到底是什么时候施工的?”

图片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员工在完成了10千伏野天线带电检修作业后,倒出手套里积存的汗水。(周波/摄)

电力施工,除了企业“没有感觉”,居民也是如此。

湘乡东山社区因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原有10千伏328间隔电流互感器的容量已无法满足需求。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在电力工程改造中,为保障居民生活不受影响,采取了“带电作业车+过渡电缆”的方式,确保居民在改造期间零感知,全程可靠用电。

8月16日,工程完工,有效保障了这个社区3449户居民的供电可靠性。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在2024年整合区县力量,成立不停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从“特种技能”变为“常规武器”。

52名专业人员集结在岗,还配备了履带式绝缘斗臂车、旁路作业车、中压发电车等装备。

不停电作业中心让电力从“显眼”变为“隐形推手”。每一次“不停电”的付出,都在努力让城市的发展更耀眼。

无人机实现智能巡检

烈日灼灼,在湘潭县云湖桥镇上空,一架双光无人机正自主巡航。

它的“眼睛”是AI红外识别系统,能够捕捉人眼难以发现的“电压致热型缺陷”,将隐患拦截在事故发生前。

突然,系统发出警报:10千伏西煤线24号杆C相绝缘子温度异常!

同一时间,数据回传至指挥中心,三维坐标精准定位,隐患信息被迅速推送至运维班组。

图片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无人机运营中心员工开展无人机特巡。(图源:国网湘潭供电公司)

“过去这种隐患,要等冒火花才能发现。”国网湘潭供电公司无人机运营中心负责人危鹏,凝视着屏幕上的实时三维建模说。

如今,他所在的17人团队,掌控着一张覆盖614条线路的“天眼网络”。目前,已累计完成全市近9000公里配电线路的全面排查。

由国网湘潭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域自主巡检系统、AI缺陷识别系统及一键生成报告功能,构成了人机协同的智慧运维体系,使巡检效率提升一倍以上。

这些功能,让配电网仿佛装上“预知系统”,故障主动发现率提升了123%。

图片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无人机运营中心开展远程监控。(图源:国网湘潭供电公司)

据报道,去年11月,国网湘潭供电公司还联合湘潭市电机工程学会,举办了首届无人机技术论坛。

该公司配备无人机群,依托输电全景中心和配网无人机运营中心,实现了湘潭全域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

可以说,电网科技化的成果,已深入湘潭街头巷尾的“毛细血管”。

“平战结合”的应急机制

2024年,湖南电力系统首家配网应急响应中心——国网湘潭供电公司配网应急响应中心揭牌成立。

“最初成立这个中心,主要是为了应对湖南灾害多发的气候特点,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以最快速度集结精锐力量,用最短时间为灾区送去光明。”配网运维专责朱桧坦言。

图片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配网应急响应中心开展应急演练。(图源:国网湘潭供电公司)

今年4月一个大暴雨的夜晚,这套机制就展现出了实战效能。

当晚,强对流天气突袭湘潭县,多条配电线路相继发生故障。此时,新成立的配网应急响应中心迅速启动四级响应机制:

飞行侦察组第一时间操控无人机升空,从高空勘察灾情;

试验诊断组随即锁定故障点位;

电缆施工组与架空施工组携带装备,火速奔赴现场;

应急发电组同步为重要用户提供临时供电;

后勤保障组统筹物资与人员调度,确保整个抢修流程忙而不乱。

图片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配网应急响应中心员工开展暴雨后应急抢修作业。(周波/摄)

“如果说以前的应急抢修像是临时组队踢野球,现在我们就是一支配合默契的专业足球队。”朱桧这样比喻。

该中心将飞行侦察、试验诊断、不停电作业等七大专业组整合为一支“平战结合”的战斗集群。

所谓“平”,是指日常状态下各组人员坚守本职,定期开展联合演练与技能培训;

而“战”,则代表应急状态下,根据不同灾害等级快速调配专业力量,实现高效协同作战。

图片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员工开展带电作业。(图源:国网湘潭供电公司)

自成立以来,配网应急响应中心已执行应急任务超过100次,不仅将平均复电时长压缩了40%,更在百姓心中,用供电安全点燃了“民生温度”。

湘潭市岳塘区芙蓉大道一家水果超市的老板,和记者聊起电力这个话题时说,“今年几乎没怎么停过电,短信里也没有收到‘停电通知’。”

宁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国网湘潭供电公司的“满格电护航”,正在让企业和居民从“用上电”变为“用好电”。

这种变化,正是电力创新变革的底层逻辑。

文末gif.gif

来源:红网

作者:凌雨晴

编辑:罗倩

本文为能源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y.rednet.cn/content/646942/61/152308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