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近期,水电八局与红网联合推出《水电八局最美一线员工》系列报道,讲述一线员工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敢于创新、攻坚克难、乐于吃苦奉献的故事。
红网通讯员 杨洪苏 北京报道
【档案】
桂湘发生于1961年,在1977年进入水电八局,当时的他一定没想到,自己未来的四十年,会与水电八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故事】
在八十年代末期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水电八局向市场经济迈出了重要一步——四川省绵阳三台文峰电航。当时年富力强的桂湘发毫不犹豫加入了第一批转型升级的队伍中,抱着为四川三台人民造福的想法,一干就是三年。
九十年代初,桂湘发作为西南记者站站长,身影经常活跃在水电八局的大中小型项目,从贵州到云南、广西,再一路到四川,用小小的镜头和手中的笔记录下水电八局人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和一座座丰碑。桂湘发一直用镜头精心讲述水电八局的变迁和成长,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宣传工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桂湘发走过他参与的最后一个水电项目——惠州排水蓄能电站。离开那里后,桂湘发跟随水电八局转战铁路领域,参加了京沪高铁的建设。当时桂湘发主要负责的是对外协调的工作,对外协调的工作需要与各式各样的人来打交道,众口难调,尤其是铁路建设需要穿过密集的村庄、未收割的农田和蓄水的塘坝。
面对转型中对外协调这个新课题,征拆的难度、村民的阻挠、工期的压力,桂湘发作为一名党员,没有退缩,而是带着几位协调人员,分析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协调问题的轻重缓急逐步解决。
桂湘发经历了京沪高铁和青连铁路后,随着企业的改革步伐,2016年,55岁的他来到了茅洲河项目,又踏上了水环境治理之路,在深圳继续他对外协调的工作。从线上工程转到茅洲河这个面上工程后,其协调内容也大不一样。路面之下是数不清的通信、供水、供电、燃气线路。桂湘发工作常态就是穿梭于各职能部门,或走街串巷与居民直接沟通,为施工造成的不便解释协调。通过这一年多的摸爬滚打,桂湘发总结出水环境治理中独特的协调理念,那就是掌握当地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原则性但也需要灵活性,遇事必须敏锐,发现潜在问题第一时间协调处理。
桂湘发的脚步从长沙出发,走过云南、四川、广西、广州等地,追随水电八局踏遍大半个中国,在这片土地上,他由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慢慢变成沉着稳重的长者。
来源:红网
作者:杨洪苏
编辑:贾迪
本文为能源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