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4日郴州讯(通讯员 李国峰)5月13日,在苏仙区坳上古村糯香堂食品有限公司“罗娭毑粽子”标准化厂房内,蒸汽裹着草木浸染的乌米粽香气扑面而来,50余名工人正加班加点赶制发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订单,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做准备。国网苏仙区供电公司坳上供电所党员服务队走进生产车间,开展专项用电服务,为产业筑牢用电保障。
作为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坳上村乌米粽制作技艺源自唐代,其独特的“乌米染色”工艺和古法风味声名远播。2017年,“罗娭毑粽子”从夫妻挑担的传统售卖模式转型为标准化生产,如今已发展成日产5万枚、年销百万枚的地方龙头企业,成为古村产业振兴的“金招牌”。
产业升级,电力先行。2021年,糯香堂公司谋划扩建厂房、引进自动化生产线时,国网苏仙区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对接,于15个工作日内完成5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及电源改造,为车间恒温控制系统、智能生产设备提供稳定电力支撑。并持续做好企业能效服务,指导企业开展“电能替代”改造,将柴火灶升级为智能电蒸柜。改造后,不仅实现温度精准控制、保障粽子品质,更让企业综合成本下降30%,生产效能大幅提升。
临近端午节,该公司主动上门服务,对企业供电线路、变压器开展巡检,累计更换400伏低压老旧线路2000余米,消除设备隐患6处,并结合生产负荷特点为企业制定用电方案,确保订单高峰期用电无忧。“从传统手作到规模化生产,电力一直是我们的‘隐形帮手’,现在每逢产销旺季,供电员工总会提前上门,让我们开足马力赶工没有后顾之忧。”企业生产负责人刘娟说道。
一枚乌米粽,串起古村振兴路。国网苏仙区供电公司以“电等发展”理念,将非遗保护与产业振兴相结合,通过“能效服务+设备运维”双轮驱动,为传统工艺注入现代动能,让千年粽香借着现代电能飘向更广阔的市场,用心书写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电”力答卷。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国峰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