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向小雨 岳阳报道
近来,湖南刮起了“中试风”。
请注意,是中试,不是中式。
对“中试”这个词,大家或许有些陌生。
中试是指,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的重要路径。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从0到1,那么中试就是从1到100的关键一环。
“中试”的风,现在吹到了岳阳。
10月21日,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在岳阳市云溪区揭牌。
10月21日,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在岳阳市云溪区揭牌,这也标志着湖南省首个化工中试基地正式成立。
记者注意到,揭牌仪式有三位院士出席,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院长徐春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玉忠。
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揭牌仪式现场。(唐清/摄)
不仅揭牌规格高,从资产规模和设备数量来看,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也属于“重量级”。
该基地一期整合湖南石化、岳阳兴长、长炼新材料等5家企业自建基地,构建企业协同平台及公共共享服务平台,总资产6.8亿元,配备43套中试装置和生产线、178台(套)大型分析检测仪器。
二期为政府自建中试基地,分期建设办公楼、研发楼、信息中心及甲类厂房等。
该基地的目标,是致力打造中部地区配套最优、服务最佳、吸引力最强的化工中试基地。
“在发展思路上,我们拟设立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搭建科创平台,成立研究院有限公司,引入社会资本,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负责中试基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岳阳市云溪区委副书记、区长、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春艳介绍道。
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图源:云溪区融媒体中心)
这个基地,为何落户岳阳云溪区?
2023年,岳阳石化产业产值1610亿元,占全省的60%,而岳阳的石化产业,主要集中在云溪区。
今年1月3日,落户云溪区的湖南迄今为止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中国石化岳阳地区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开工,总投资达357亿元。
优越的化工基础原料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设施,让云溪区拥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而从全省来看,湖南“4X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现代石化排在第一个。
徐春明院士表示,石化是湖南的传统产业。这次中试基地揭牌,将有利于传统产业迭代更新、技术突破,在新一轮转型升级中形成竞争优势。
而岳阳的期待是,以基地揭牌为新起点,更好地围绕湖南现代石化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打造中部地区现代石化科技创新高地。
4月19日,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研讨会在长沙举行。(图源:湖南省科技厅网站)
不仅岳阳风头劲,“中试风”正吹遍三湘。
近来,湖南各地频频有中试基地揭牌的消息。
比如,6月30日,湖南省硅钢中试基地——涟钢硅钢检测与研发中心在娄底正式启用。
5月20日,郴州市临武县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启动。
而在今年初,湖南省科技厅认定了16家湖南省科技成果中试基地,这16个基地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
致力于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长沙,在中试基地建设上正持续用力。仅2023年7月,长沙就认定了9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科研人员在进行中试。(图源:新华网)
“中试风”,不仅是揭牌的风,也是政策的风。
除了中试基地不断涌现,支持中试基地建设的政策也密集出台。
2023年8月,《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出台,既明确了中试基地认定条件及程序,也推出了支持政策。
2024年6月出台的《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专门提到,“引导和支持领军企业和专业机构依托高等院校、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建设一批通用性或行业性科技成果中试平台(基地)”。
《若干措施》还对从事中试熟化的科研人员,提出了激励举措。
今年2月份,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也专门提到“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中试基地和研发中心”。
而在不少地方,中试基地不仅成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也成为了引智的重要“利器”。
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揭牌仪式举行了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技术支撑单位集中签约环节。
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揭牌现场,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7家技术支撑单位与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签约,为中试基地提供智力支撑。
具体实践中,有中试基地的地方,往往在招商引资中更具投资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双向奔赴”。
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图源:云溪区融媒体中心)
那么,对于更多的地方而言,身处“中试”风口,或许有几点值得思考。
扶上马,提供原始动力。
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多年来,中试在我国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中试空白”现象比较严重。
然而,中试平台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并不是每个企业或高校都能独立承担,特别是那些中小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且相比于有能力自建中试平台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又是最急需公共服务型中试平台的群体。
因此,建设中试的公共平台,通过政策先将中试工作“扶上马”,提供原始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10月21日上午,岳阳现代化工创新发展交流会举行。
当前,我国中试平台距离高水平发展还存在一定距离,但向未来看,随着产业链不断升级,创新企业不断涌现,企业对中试验证的需求越来越多,中试平台也将逐渐成长起来。
就像一列火车一样,起步阶段往往是最耗能的,但当步入正轨,有惯性加持,越往后,跑起来就会越轻松。
送一程,敢于投资未来。
即便有了中试平台,但对于不少企业或科研机构来说,“中试”本身的成本并不低。从书架到货架的距离,不仅是敢不敢的问题,还有真金白银的投入。
以化工新材料为例,中试环节面临资金投入大、创新风险高、专业性要求高、环保压力大等难题,易导致许多企业不敢试、不愿试,制约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因此,还需要“送一程”,帮助企业尽量缩短从书架到货架的距离。
比如,岳阳市出台了《岳阳市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鼓励中试项目在本地产业化。
岳阳财金私募基金公司与投资机构共同设立石化新材料天使投资基金,总规模2亿元,主要投资早期化工新材料项目,包括在中试基地中试并约定中试成功后落地岳阳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而《岳阳市云溪区促进岳阳现代石化中试基地发展若干支持政策》,则从项目、基地、运营单位三个维度予以支持,如“对纳入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项目立项支持的中试项目,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
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航拍图。(图源:云溪区融媒体中心)
对于地方而言,与其说是帮扶,不如说是投资未来。因为企业的壮大、产业的培育,最终获益的仍是地方自己。
抓重点,不撒胡椒面。
中试平台的建设也好,给予中试项目帮扶也好,都需要成本。集中财力办大事,才能成大事。
因此,在“中试”的风口,地方有重点、有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什么都往科技转化这个“筐”里装,最终或许会竹篮打水。
岳阳中试聚焦现代石化,那是因为现代石化本就是岳阳的支柱产业。
因此,围绕地方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展开中试平台建设、推进中试工作,或许是目前较为清晰的路线图。
比如,长沙就提出,围绕22条产业链,加强中试基地的顶层设计和布局。
从0到1很难,从1到100也并不容易。但只要这股“中试风”在湖南吹出奋楫争先的氛围,吹出生机盎然的朝气,吹出“欲穷千里目”的劲头,湖南何尝不能“更上一层楼”。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向小雨
编辑:罗倩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