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韶特高压。齐滨 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芳 通讯员 王琴 报道
电力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支柱,其平稳有序供应对于稳住经济大盘意义重大。
近年来,湖南充分调动省内外一切可用资源,加强小水电流域调度、蓄水存煤、积极争取外电支持等,湖南电力稳定供应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全省发电装机超5000万千瓦,外电输入能力达到800万千瓦左右,全省稳定供应能力达到3700万千瓦,有力支撑了湖南4.6万亿元GDP的用电需求。
为支持湖南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2022年,湖南还印发了《湖南省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进一步提升电力安全保障能力,将投资超4000亿元,实施引进外电提升、支撑电源建设、抽水蓄能规模化建设三大标志性工程,以确保每年新增电力稳定供应能力400万千瓦以上,预计到2025年全省电力稳定供应能力将达到6000万千瓦。
湖南10年电网基建投资达1493.94亿元。
随着12月初湘北电力环网主要节点站——岳阳北500千伏变电站的正式投入运行,截至目前,湖南省30个2022年迎峰度冬电网工程均已在“最寒潮”前实现竣工投产,这意味着,今年湖南迎峰度冬电力供应有了更坚强的保障。
从前些年每到最冷、最热季节的电力供应“有缺口”,到现在全省电力供应实现“紧平衡”,国网湖南电力发展部副主任潘力强认为:“近十年以来,湖南厉兵秣马,强化电力基础支撑,电网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举例,10年间,湖南电网基建投资累计达1493.94亿元。2021年,湖南电网完成基建投资235.91亿元,是2012年投资额的3倍左右。
2017年6月,湖南省首个特高压工程——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8月底,该工程累计向华中地区输送的电量已超1100亿千瓦时。2021年12月底,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湘赣两地实现电力互济。该工程与酒泉-湖南特高压工程组成“一交一直”特高压网架,湖南电网进入交直流混联电网新阶段。
2019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进一步加大对湖南电网的投资力度,加快外电入湘特高压通道、乡村电气化建设,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此后,国网湖南电力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先后与湖南省14个市(州)政府全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政企合作模式下,湖南电网大步向前,主网建设跑出“加速度”。
10年来,湖南电网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一条条输电线路连通三湘,电网网架结构不断完善。目前,湖南电网已形成以特高压为支撑、500千伏电网“三纵四横”、220千伏电网“手拉手”环网供电的坚强主网结构。到2023年,湖南将实现每个市(州)有一座500千伏变电站、每个县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的目标。
不断提升的电力保障能力为经济高速发展注入动力。湖南省全社会用电量从2012年的1345.2亿千瓦时增长到2021年的2154.54亿千瓦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1万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4.6万亿元。
国网娄底供电公司现场观冰人员在做融冰观测。
科技创新添保障,电网更坚强
“报告,110千伏岳龙杨线导线覆冰已经达到16.8毫米,且线路覆冰发展迅速……”11月30日23点15分,国网娄底供电公司收到现场观冰人员发来的汇报,为确保线路正常稳定供电,公司启动了融冰工作,仅10小时,至12月1日上午10点42分,110千伏岳龙杨线覆冰全部脱落,线路运行平稳。
近年来,国网湖南电力致力于研究如何预防及减少灾害天气对电网的影响。由国网湖南防灾减灾中心研发的电网除冰利器——直流融冰装备,采用十二脉波低谐波融冰整流技术,可对400伏到特高压各个电压等级线路融冰,数小时即可融化数百公里线路覆冰,为冬季电网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如今,国网湖南电力防灾减灾中心对输电线路覆冰、舞动和输电通道山火预测的范围已经能够覆盖全国,10年来累计准确预测近70轮电网覆冰、舞动过程,研发的直流融冰装置已在湖南、重庆、浙江、北京等18个省份应用,并出口至加拿大等国。
在用科技手段守护电网安全的同时,国网湖南电力还推动电力数据创新应用,推进电网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8月27日,在±800千伏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2358号塔上空,一架无人机沿着线路飞行,开展精准巡查。国网湖南电力完成湖南全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三维数字化建模,实现无人机按航线安全自主巡查,构建了“空-地”式立体化巡检模式,日均巡查铁塔数是人工巡查的3-4倍。“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销钉缺失、杆塔异物搭挂等典型缺陷自动识别与预警。”国网湖南电力设备部主任朱亮说。
10年来,湖南电网输电、变电、配电设备规模不断增长。为了提升生产管控水平,国网湖南电力先行先试、主动探索,打造省市公司两级生产管控平台,构建两级管控体系,开展15类60项业务在线监控,实现了巡查维护、项目管理等业务全景信息汇集共享与线上办理,支撑生产管理决策。
国网供电人员进村入户上门服务。
乡村振兴电先行,产业更兴旺
“一早就到加工车间去烘烤黑木耳去了,现在我们这里的黑木耳、茶叶都很受欢迎,供不应求!”下午5点,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小河村的村民张红英乐呵呵地收工了:“赶紧回家做饭,家里还有两岁多的孙子和80岁的老母亲。现在我既能够在家门口挣到钱,又能够照顾好她们,这是以前做梦都没想到的。”
张红英所在的小河村,曾被村民戏称为“鸟不拉屎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了被各地客人追崇为消暑、休闲最佳打卡目的地的“小香格里拉”。村民们人均年收入也已达13000余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更是达到25万元以上。
从湖南省级深度贫困村到湖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小河的华丽蝶变,前后不过6年多点时间。小河村村支书刘冠华很感慨:“这一切源于脱贫攻坚的好政策!也万分感谢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及其派驻的扶贫工作队,他们给我们进行电网升级改造、村组道路硬化、河道整治加固、文体广场修建、光伏发电落地,又协助我们成立‘金小河生态种养合作社’,帮我们发展起了春茶、夏桃、秋枣、冬木耳等四季产业链,鼓励村民办起了多家特色菜馆及特色民宿,带村民进行线上售卖最道地的‘山里货’,给了我们村脱贫攻坚的‘金钥匙’,开启了乡村振兴致富门。”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如今也是一派产业强、村容美、村民富的新气象。十八洞景区停车场内,功率为120千瓦的直流快充双枪充电桩可同时为10台新能源汽车提供快速充电服务。村民金大叔很是骄傲:“感谢国网湖南电力帮我们实现了新能源汽车进乡村,现在我女儿女婿开的就都是电动汽车了,环保,还方便,符合我们十八洞村的绿色和环境友好型特色新农村形象。”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湖南电力立足行业特点,为湖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国网贡献。2012-2020年,国网湖南电力累计投入农网改造资金547.8亿元,其中在供区内48个贫困县的农网改造投入达245.35亿元;全面完成供区内6509个贫困村农网改造任务,实现供区内自然村100%通动力电;保障供区内4131个光伏扶贫电站如期并网,并网规模86.38万千瓦,累计消纳光伏电站所发电量9.93亿千瓦时,结算发电收益5.77亿元。
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湖南省湘乡市泉塘镇蔬菜种植基地,国网湘潭供电公司全程“护航”保供电服务保证了农户们2400亩蔬菜的生长和品质,其收成占当地农户总收入约80%。
“多亏了供电人员的‘满格电’服务,我才敢放心大胆地扩大生产!”娄底市大埠桥办事处星明村种粮大户李存良开心地告诉记者,去年自己种植了40亩水稻,因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又扩大了种植面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种了20亩,总产量能达到30多吨,纯利润预计可达11万元左右。”李存良说这得益于国网供电公司的贴心服务给自己吃下了定心丸:“有他们的服务,灌溉不愁!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用电问题,他们都不辞辛劳地一趟趟跑。”
“大叔,电表已经装好,可以抽水用电了。要注意安全。”在凤凰县吉信镇满家村,在完成抗旱表计安装后,凤凰县供电公司吉信供电所配电运维工欧凤宇正熟练地用苗语提醒客户安全用电注意事项。欧凤宇是国网湖南电力“电力励志工程”2018级定向培养生,工作一年后如今已成长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是‘电力励志工程’把我培养成了一名电网人,让我能够接受教育并回到家乡工作。我将立足岗位把青春奉献给自己的家乡。”
2018年以来,国网湖南电力持续开展“电力励志工程”定向培养工作,稳就业、保民生,稳收入、防返贫,稳队伍、兴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8月底,国网湖南电力已面向湖南省建档立卡贫困(脱贫)家庭和51个贫困(脱贫)县招录1188名供电服务定向生,其中559名定向生已毕业入职,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及“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提供了湖南经验。
山水芙蓉,千帆竞发。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庆强表示,国网湖南电力将一如既往地在助力湖南高质量发展征程上扛起责任央企的担当,全力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王琴
编辑:周怡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