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砥砺扶贫初心 勇担攻坚使命——国网常德供电公司驻村扶贫干部群像

来源:红网 作者:蒋添怡 王星星 刘太国 易长龙 编辑:刘秋平 2020-10-17 17:16:0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蒋添怡 王星星 刘太国 易长龙 常德报道

“村民的事就是我的家事”

“我们来带大家看看新鲜的走地鸡,这都是正宗的土鸡,物美价廉,质量高,欢迎大家来买呀!”在养鸡场鸡舍外,安乡县三岔河镇沙咀村的驻村干部苏哲华利用新媒体为贫困户“直播带货”,助力消费扶贫,积极打开沙咀村农副产品线上销售新市场。

沙咀村位于安乡县东北,是国网安乡县供电公司驻点帮扶贫困村,2017年共有贫困建卡户165户共575人,占全村人口的六分之一。2017年,扶贫工作队进驻沙咀村,苏哲华正式成为了一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开启了他的驻村帮扶之路。

近年来,沙咀村大力实施消费扶贫,苏哲华想尽办法帮助村民致富。他经常外出“取经”,学习交流村埠经济发展的“路子”和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再带回来传授给沙咀村,积极帮助沙咀村发展蛋鸡养殖、稻田虾共生种植等产业,增强贫困户自信心,让他们主动立志脱贫。

“别看苏哥58岁了,心态却年轻,还经常学习怎么直播卖货呢!”疫情期间,沙咀村出现部分农产品滞销情况。为切实推进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拓展收入渠道,苏哲华主动学习“线上带货”,帮助沙咀村农产品打开销路。九个月的时间里,沙咀村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消费扶贫金额达到58万元。

“村民的事就是我的家事。”驻守在沙咀村脱贫攻坚一线的日子里,苏哲华的扶贫日志上记满了内容,里面是他对扶贫事业的初心和对村民的坚守。在苏哲华的带领下,沙咀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之前的1700元提升到5400元。

“脱贫摘帽就是我们的‘高光时刻’”

“扶贫工作是心和心的交流,只有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我们的工作才能掷地有声。”这是赵国华任扶贫队长以来最大的工作感悟。

2018年,面对当时芭茅洲村一穷二白的情况,赵国华意识到,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基础设施作为坚强后盾。在与46名党员商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决定对村部进行改造,硬化何岗组与莫坡组的两处组级公路,新建3个饮水池、1个抽水机埠,道路出行难题得以解决,村民旱季缺水的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向上全是芭茅洲村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十多年前砍树时压到腰部,导致下肢瘫痪,一直卧病在床,他联系赵国华,提出想单独居住,得知此事后,赵国华四处奔走,发动村里的干部、党员以及理公港供电所的员工,一起帮他修建了一个温情满满的家。“有了家,没有电哪能行!”赵国华又同理公港供电所的共产党员服务队一起,在向上全的新家内走线装灯,为他新装户表,当灯亮起的那一刻,可以清晰地看到向上全的眼里满含泪水。

经过几年的努力,芭茅洲村已经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2014年建档立卡的82户贫困户,至2020年剩余2户,计划10月底之前全部脱贫。驻村扶贫的这段时光,是赵国华生命里的“高光时刻”,也让他清楚地认识到了什么是“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肩上有担当”。

“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我是壶瓶山供电所的员工,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一员,老百姓非常相信我们,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失望”。这是漆绍英常说的一句话。

漆绍英,现年53岁,石门县壶瓶山供电所外勤一班班长。2017年4月,由壶瓶山镇政府选派任壶瓶山镇驻后路坪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接到任务后,漆绍英二话没说,带着队员直接进了村。一进后路坪村,他就和贫困户们结上了亲戚,带着工作队成员开始逐家逐户的走访民情,嘘寒问暖,让大家很快接纳了这位副队长。

为了让村里的党员干部增强凝聚力,漆绍英和村里协调,先后在后路坪村、壶瓶山供电所、薛家村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带领党员干部现场学习、座谈交流提高思想认识,让党员干部发挥更加积极的带头作用。村里的岩蛙养殖,猕猴桃、生态茶业等产业开始为村民增收。村里开展“我想有个家”活动,漆绍英便从自己工资里拿出1000元作贡献。每逢传统节日,漆绍英也带着爱心物资走进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温暖。村里发展项目建设资金有困难,漆绍英便向上级进行反映,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

漆绍英不仅仅是对后路坪村的供电事上心,他对辖区内各贫困村的供电都有自己整体的思路,在他的协调下,青山村、平洞村、长岭村、合言村都先后进行了供电线路网改,或是纳入项目规划,确保了当地群众能够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因供电影响群众脱贫。剩头麻风村的老人们,漆绍英更是已经带着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32次进山送温暖。

“国家政策这么好,有这么好的驻村干部在帮扶我们,我们一定能富起来!”望着山坡上散养的100多只山羊,村民王昌宏笑了。

与肖家湾扶贫结缘

郭绍春是国网临澧县供电公司修梅供电所的一名台区经理,每天的工作就是走东家串西家为村民提供供电服务。在供电服务工作中,他见证和直接参与了玉皇庙村肖家湾组的脱贫致富之路。

近年来,肖家湾村为尽早脱贫致富,村里成立了分散式村民养猪合作社,增加了可观收入,但随着乡村振兴产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了电力负荷的快速增长,电网供电能力渐渐不能匹配实际用电需求。

“村民的脱贫致富可决不能因为电而受影响,再难我也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说干就干,郭绍春将肖家湾组的每一基电杆的实际状况,每一段导线的型号,以及绘制的肖家湾配网现状草图,作为农网改造项目计划的第一手资料上报至供电所。

6月12日一大早,郭绍春与队友们一起来到肖家湾村开展电网改造施工,他与同事们紧张忙碌了6个小时,肖家湾组的配电网实现了质的蜕变,原来线径为16平方毫米的裸铝导线,换成了线径为70平方毫米的绝艳导线,原来高矮参差不齐的电线杆全部换成了8米高的水泥电杆。

有了坚强的村配电网作支撑,村民们在脱贫致富路上又有了新的想法,郭绍春告诉村民们:“无论你的计划有多大,我和咱们供电所都会全力支持你,你的需求在哪里,我们就会把电送到哪里。”

来源:红网

作者:蒋添怡 王星星 刘太国 易长龙

编辑:刘秋平

本文为能源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y.rednet.cn/content/2020/10/17/84917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