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减油消费 让天更蓝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李晨瑶 编辑:贾迪 2020-03-18 09:17:59
时刻新闻
—分享—

最近几天,国际油价暴跌。对于中国这样的石油进口国来说,油价下降可以降低进口成本,消费者也可以减少支出。然而,我们是否要敞开口子“畅饮”一番呢?对此,专家说“不”。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从老百姓角度最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是本地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等空气污染。“石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30%,是最大的能源提供者,也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者之一。此外,石油在交通工具中的燃烧也导致了严重的本地空气污染。”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陈新华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要走好中国特色的低碳、节能减排之路,应该有效地把本地污染、公共健康和全球的气候变化结合在一起解决,政府主导,多管齐下,全民行动,而减少石油消费是重要途径之一。

燃油车退出开始

石油消费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作为原料使用,比如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塑料制品,另外一类作为燃料使用比如汽油、航空油等。石油及其制品的消费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小觑。”陈新华说。

汽车用油是石油消耗的一个主要领域,也是造成一些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为降低汽车对石油的依赖,不少国家表达了“禁燃油车”的意向。我国也提出了“禁燃油车”思路,并积极推动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9年8月,工信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936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我国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燃油汽车禁行区试点,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统筹研究制定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

针对新能源车,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称,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在金融领域,也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2019年,油控研究项目发布了全国首个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报告。该项目是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与来自政府智库、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的多方专家合作研究的项目,目标是促进石油资源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报告提出,传统燃油车的禁售与退出可以按照“分地区、分车型、分阶段”的步骤逐步推行,特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和功能性示范区域(如海南、雄安等)可以考虑优先退出燃油车。目前,油控研究项目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等智库合作,继续研究中国不同地区交通全面电动化和燃油车逐步退出的可行性和具体路径。

为鼓励区域经济发展,各地区争先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上下游产业链(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充电桩及汽车服务等)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包括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提供相应补贴和企业税收优惠等。尤其是从2009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城市推广示范项目,在多个区域均形成产业集群,使新能源汽车成为推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

海南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首个宣布禁售燃油车和首个发布禁燃油车时间表的省份。2019年3月,海南省出台《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规定2030年起,全省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欧鹏飞对笔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低温性能目前还不是很稳定,而海南全年气温较高,所以不存在低温环境下可能会出现的动力衰减问题。目前一次充电基本可以满足从海口到三亚所需的动能。但是以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水平来看,在中重型货运领域,新能源的技术水平还不能满足这些领域的切实需求。此外,现阶段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对省内的财政要求比较高,这是一个矛盾点。”

除海南外,许多地方都在行动起来。2019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均提出“新投入使用的公交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比如,北京顺义区2018年已实现区内公交100%新能源化,2019年进一步更新130辆、新增101辆新能源公交车;山西省的交通运输目标任务要求,2020年底前11个设区市城区公交车、出租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淘汰任务;重庆开州、四川雅安、广西贵港等地也在研究制定新能源车替代计划。

减塑深入推进

在提倡环保绿色生活的今天,减少塑料消费是其中重要内容。塑料大多以石油为原料,减塑是减少石油消费的另一大途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国家近年来积极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月19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底,中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共同解决塑料污染难题。

湖北省崇阳县港口乡是一个拥有13个行政村3万多人的港口乡,境内大小河流众多,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白色垃圾,漂流在河里,严重破坏着农村环境。

自2019年5月1日起,港口乡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餐具、塑料袋等。为了打好禁塑攻坚战,乡党委政府出台了《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集中攻坚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围绕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目标,乡政府成立了专项行动小组。经过禁塑工作,村民们慢慢习惯了没有一次性餐具和塑料杯的生活。如今,港口的白色垃圾没有了,村里的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针对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使用,北京、海南等地颁布了相关条例。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自2020年5月1日起,超薄塑料袋、一次性用品在北京的使用将受限。2019年2月16日海南省下发了《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宣布海南自2019年起分种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2019年底前,海南建立健全全省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地方性法规及标准体系,完善监管和执法体系,形成替代产品供给能力。2020年底前,海南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试行)》的塑料制品。

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很难生物降解,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油控研究项目的研究团队正在对不同塑料制品的环境影响作详细测算,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净塑和减塑措施建议,如:对于一些环境影响大但非必需的塑料产品,如快递包装中的塑料,应逐步禁止使用或循环使用;对于塑料袋等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制品,通过识别其环境影响的关键环节,提出替代或技术改进的建议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李晨瑶

编辑:贾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