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推动清洁绿色发展

来源:新华网 编辑:马灿 2015-12-21 09:38:2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讯 12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座无虚席,以“中国发展2020——改革新征程”为主题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第17届新年论坛隆重举行。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应邀出席论坛,并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等6位嘉宾,为包括政府领导、著名企业家和杰出学者在内的2000多名听众献上了精彩演讲。刘振亚董事长关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演讲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反响。
  
  刘振亚在演讲中说,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液。今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对于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刘振亚指出,化石能源大量开发使用,带来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三大挑战。刚刚结束的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提出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并为控制在1.5℃以内而努力。实践和事实证明:应对气候变化,根本出路是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发电,尽快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
  
  要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构建全球能源优化配置平台,即全球能源互联网。电为中心是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全球能源互联网必然是电网。
  
  刘振亚强调,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
  
  从功能作用看:全球能源互联网是集能源传输、资源配置、市场交易、信息交互、智能服务于一体的“物联网”,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开放兼容的“巨系统”,是创造巨大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的和平发展平台。全球能源互联网和信息互联网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全球能源互联网就像人的“血管系统”,信息互联网就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已经互联,“血管系统”也一定能够互联。
  
  对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刘振亚提出,总体可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从现在到2020年,加快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建设;到2030年,推动洲内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到2050年,加快“一极一道”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我国自主创新的特高压电网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技术及装备的创新突破,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基础。国家电网公司正在认真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地”工程。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超级电网、北非向欧洲输电的“沙漠计划”等互联计划正在推进。
  
  目前,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条件已经具备,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刘振亚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创造巨大综合效益。一是实现清洁发展。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和我国清洁能源只需保持12.4%、13%的增速,清洁能源比重均可提高到80%以上。二是应对气候变化。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我国可以将碳排放峰值控制在105亿吨左右,峰值降低20亿吨,达峰时间提前5年左右。三是拉动经济增长。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新增电力投资规模将超过50万亿美元。我国2016~2030年,特高压及配套工程,西部地区清洁能源开发投资合计12.4万亿元,每年可拉动GDP增长约0.6个百分点,提供就业岗位140万个左右。四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人都可以生产、调控、分享能源,为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慧国家、智慧地球提供服务。五是促进世界和平,让世界成为一个能源充足、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
  
  刘振亚强调,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能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我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导致的“经济下行、雾霾上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刘振亚表示,目前国内外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反响强烈、广泛支持,希望全社会凝聚共识、积极参与、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为全人类创造巨大福祉,实现更加美好的明天。
  
  刘振亚的主题演讲引起现场听众强烈共鸣。听众纷纷表示,对这次演讲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非常有冲击力;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贯彻;全球能源互联网在技术和实践上可行的,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十分有益。

来源:新华网

编辑:马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