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治理雾霾,需主动认责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阳金雨 编辑:彭双林 2014-02-14 09:12:00
时刻新闻
—分享—

  欧阳金雨

  近日,湖南省环保厅公布的长株潭城市环境空气PM2.5源解析结果显示:在长株潭区域,对PM2.5“贡献”最大的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贡献率”近25%;其次是工业源,“贡献率”为20%左右;此外,煤烟尘、餐饮油烟、扬尘和外来源输入“贡献率”也不容忽视。(2月11日《潇湘晨报》)

  过去的2013年,关于雾霾的消息时常占据各大媒体头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大问号:雾霾来袭,怎么办?

  值得赞许的是,去年以来,我省治霾已多方发力:省政府办公厅颁布实施《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统筹部署全省治理;长沙以天然气和新能源取代汽油,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燃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等多个地市关停污染企业;省气象台频频发布雾霾预警;今年春节,全省发出少放、不放烟花爆竹倡议,烟花爆竹燃放量大幅减少……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此次省环保厅PM2.5源解析结果的获得,恰恰为长株潭三市的下一步雾霾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既然汽车尾气成为雾霾首因,我省油品升级的步伐理应加快。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2013年底前,全面供应国Ⅳ标准的车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面供应国Ⅳ标准的车用柴油。如今,这一政策在我省落实得如何?要消除尾气污染这颗毒瘤,期待相关企业能够在利益和责任间做出明智选择。

  保障环境政策执行落实,各级政府更不能缺位。在有的地方,一些项目上马时,不透明的环境评价过程,不充分的公共决策参与,其实质往往是为了让项目顺利过关。对某些毫无环保措施的炼油作坊或肆意篡改脱硫记录的热电企业,是睁一眼闭一眼、大干快上搞项目,还是扎扎实实治污染、抓环境,依然拷问着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责任。

  当然,要彻底祛霾,全社会都需要“领责”。我们身边,这样的情况还广泛存在:每个人都想呼吸新鲜空气,却很少人愿意舍弃生活的便利舒适,哪怕少开一天车,少用一个塑料袋;都说环保重要,可一旦触及自身利益,大家往往都选择低头、沉默……

  治理雾霾,有所作为的第一步就是主动认领责任。愿勇于担当的真抓实干化为长效劲风,吹来三湘大地天蓝、地绿、水清。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阳金雨

编辑:彭双林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