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网先锋】王天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来源:红网 作者:侯建明 石璐 编辑:贾迪 2018-09-27 15:26:1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通讯员 侯建明 石璐 新疆报道

  【档案】

  八月的新疆,戈壁茫茫,高空俯视下,±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如同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广袤大地,在这道亮丽风景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国家电网人的心血。王天锷,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送变电公司”)昌吉换流站调试人员,他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国网人。

  2005年7月,王天锷从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完成了从象牙塔的莘莘学子到国家电网人的转变。白驹过隙,十四年的工作历程,磨炼出他勇于担当、勤学上进的优秀品质,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国家电网公司技能类优秀专家,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优秀专家、优秀内训师,湖南送变电公司优秀专家,首批湖南送变电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服务对象。

  【故事】

  13个日记本

  从上班的第一天起,王天锷就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13本厚厚的日记本,见证了他参加工作13年来在攻克工程难题时所记录的点点滴滴,而日记本斑驳的封面,不难看出主人对它的喜爱。

  在昌吉换流站调试期间,王天锷遇到过不少颇为棘手的难题,今年8月,昌吉换流站在冲击滤波器组时,一个电容器被击穿,更换后需要做调频测试。如果用常规方法,要用升降车挂长测试线,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施加高压后,每层电容器会有将近70伏的电压差,存在人员触电的安全风险。

  王天锷深知责任重大,在翻阅大量资料后,他想起,曾经在扎鲁特换流站工程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找到当时的记录后,他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分析,于是他提出利用接地开关构成回路,从尾端加压,在不需要升降车挂长测试线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难题,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测试时间,而且避免了人员触电的安全风险。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天锷相继参与了±800千伏扎鲁特换流站、复龙换流站等近40多个工程建设,及时发现了生产厂家和设计缺陷(问题)近千项,提出改进意见50余条,把好了工程送电的最后一道关口,用责任与担当诠释了匠心调试的深刻内涵。

  11个未接来电

  夜深了,万籁俱寂,喧嚣的工地早已回归平静。

  王天锷看看手机,11个未接来电!他拍拍脑袋,今天是儿子10岁生日,本来答应和他视频的,刚刚和同事在讨论一个技术问题,把手机调成静音了……

  他看着项目部办公桌上儿子的照片,慢慢拿起电话准备拨下那个熟悉的号码。但是,当发现手表的指针已经指向夜晚12点时,他随即放下电话,轻轻叹了一口气。

  自从来到昌吉换流站,已经整整半年没有回家了,遇到工作忙的时候,他总是忘记每天与家人的视频,面对家人,王天锷的心里有太多愧疚。

  “儿子今年10岁,成绩非常好,连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我们有个约定,每天晚上都要视频聊天,他最乐意出奥数题给我做,看到把我难倒,他就很有成就感。”提及儿子,王天锷忍不住嘴角上扬。

  作为昌吉换流站工程换流器部分的调试负责人,王天锷要面对的是整个换流站的“心脏”部位、核心技术部分,24台换流变、1000多个信号、2400个电流回路,数千根如织如麻的电缆芯线,近百块屏柜,近千个试验项目……任何一个细小的回路不通,任何一个试验项目遗漏,势必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正常投运。

  早餐时,与同事交流讨论的身影;工作时,奔波于施工现场的身影;入夜时,沉浸与图纸与专业书籍的身影……

  王天锷是一个能在自己喜爱的事业里获得乐趣的人,他将对家人的愧疚化为无穷的动力,全身心投入到工程建设中。

  30万字著作

  “他是一个在工作中善于思考总结的人,在他的面前,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同事们眼里的王天锷。

  2010年,湖南长沙110千伏金南智能变电站成为国家电网4个试点的智能变电站之一。当时,王天锷主动申请参与该智能变电站的调试工作。而在以后的几年间,他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又陆续参与了几个智能变电站调试,经过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他于2013年9月独立编著了一本近30万字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技术》书籍,这是目前国内智能变电二次回路施工技术方面最为完整的一本书。

  在编著该书的过程中,他经常在工地的主控室一呆就是凌晨三四点,为了让书中的数据最可靠且最具有参考价值,他有时会在主控室重复一个试验近10遍。该书出版后,受到了业界同行的一致好评,并在2014年4月进行了第二次印刷。

  “正因为有了领导有同事们的支持,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王天锷深知,自己的成绩不是单打独拼出来的,这离不开单位领导的精心培养,同事的鼎力支持,而唯有不断努力,才能不辜负厚望。

  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6年6月1日,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专家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作为调试公司的主要技术骨干,王天锷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员工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攻克各类难关。

  近年来,仅由他牵头的攻关小组,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省部级技术创新成果奖3项,而由他提出的《基于暂态法的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周波级延时误差校验方法》等成果,获湖南送变电公司职工创新成果奖和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QC奖。他主笔的《±800千伏复龙换流站水处理系统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15篇论文相继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当聊起他年纪轻轻就拥有这么多荣誉和成果有什么诀窍时,他腼腆地笑着说,“这所有的成就感,无关成名、更无关金钱,而是带领同事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比什么幸福感都强。”

来源:红网

作者:侯建明 石璐

编辑:贾迪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y.rednet.cn/content/2018/09/27/40043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