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电力监理再战雪域高原】安全质量管控“永远在路上”

来源:红网 作者:何继华 编辑:曾映雪 2017-11-14 16:42:1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2014年,湖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湖南电力监理)作为长江以南唯一一支监理队伍,参与号称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

  2017年,肩负着中央西藏工作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一支由湖南电力监理公司组建的西藏昌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监理队伍,不远千里,奔赴高原,用坚忍不拔的信念、浩气荡然的责任与担当,再次弹奏建设美丽西藏的乐章。

  10月17日,红网推出《湖南电力监理再战雪域高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相关阅读:

  【湖南电力监理再战雪域高原】电力“湘军”再战西藏昌都 点亮雪域高原万家灯火

  【湖南电力监理再战雪域高原】焦鸿文守护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湖南电力监理再战雪域高原】老石的高原故事

  【湖南电力监理再战雪域高原】“90后”父亲进藏记

  红网通讯员 何继华 西藏报道

  西藏昌都始于唐代、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在横断山脉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峡谷之间,贯穿整个昌都地区。昌都地区地处西藏东部,位于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最高海拔5460米,平均海拔3500米,境内群山绵延、道路崎岖、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用来形容昌都地区变化多端的气候再贴切不过。前一秒,110千伏江达线、贡觉线施工现场的工人们还和往常一样在消缺施工,下一秒,远处便传来了隆隆的雷声,翻滚的乌云正在迅速汇聚,一场大雨迫在眉睫,工作被叫“停”。一个小时左右过去,天气恢复正常,施工人员和监理们又投入紧张消缺工作中……

  本轮援藏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工地基本位于4000—5000米海拔的地区,加之不便的交通和多变的气候,在这样恶劣环境下实行电力施工,难度可想而知。面对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偏低等问题,湖南电力监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系统化管理势在必行。

  以人为本 确保农网升级改造安全

  昌都地区地形复杂,尤其是八宿县境内,山路非常崎岖陡险,路窄弯道急,有“七十二道拐”之称。如何保障车辆出行、人身安全,成为了湖南电力监理公司首要考虑的安全问题。于是,他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多条交通安全硬性措施和规定。

  由于内地司机抗高原反应能力弱,路况不熟,监理公司经过仔细考虑和实地勘察,聘请了3名对地形路况十分了解的藏族司机。且结合当地水平价格,连人带车一起租用,在保障交通安全前提下为监理公司节约不少成本。

  “那个谁,不准在下面休息!马上给我上来!难道你们施工队长没有和你们交代吗?”这是总监焦鸿文对正在基础开挖人员严厉大声地提醒。原来在进入深基坑开挖时,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作业,必须保持有效的通风和输氧措施,严禁在坑下休息。

  这一系列细节,不仅体现了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同甘共苦,更值得说的是,无论海拔有多高,路途有多远,山坡有多陡险,只要是涉及作业点的地方就会有监理人员在现场监督。

  坚持原则 文明施工严把质量关

  “不行,这个砂石料质量不合格,通过检测含泥超标,必须退掉!”总监周志中表明态度。供货商说:“那不行!砂石反正已经给你们送来了,你给钱我走人,如果你在整个昌都还能找到像我这样的货,我倒贴你……跟你说白了,我这货是算好的啦!”

  周志中听了这话傻了眼,难道这么大个昌都地区都找不到合格的砂石料吗?含泥超标的话意味着基础混凝土浇筑结构就会成问题。

  原来,昌都坐落在群山怀中,被称作从四川和云南入藏的门户,为“水汇合处”,含泥流汇集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汇于澜沧江,故河里采集的砂石料含泥过重是因为地质问题。

  周志中多方协调,向政府汇报,厂商沟通,左思右想,但始终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工期又紧又急,大量的基础都等着混凝土浇筑。几经思考后,周志中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可以适当合理地提高砂石料运送成本费用,但施工方和供货商必须要用清水对砂石料进行冲洗达标以后,且经过监理人员验收和再次抽检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几百公里的输电线路需要多少砂石料,一台台缓缓驶来的供货车,一座座高耸的铁塔,一步步艰难的脚印,监管施工质量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和艰难险苦。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自开工以来,湖南电力监理全力以赴,不计艰辛,任劳任怨,勇于担当投身援藏工作。他们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严格履行监理工作职责,并对参建的各施工单位监帮结合,实现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