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电力监理再战雪域高原】焦鸿文守护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来源:红网 作者:曾骏 童妙 编辑:曾映雪 2017-10-24 11:16:13
时刻新闻
—分享—

澜沧江-察雅110kV双回线路工程,焦鸿文(右三)检查N2#D腿地脚螺栓。周世义 摄

玉龙-贡觉110kVⅡ回线路工程 P21#铁塔组立现场。周志中 摄

  编者按:2014年,湖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湖南电力监理)作为长江以南唯一一支监理队伍,参与号称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

  2017年,肩负着中央西藏工作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一支由湖南电力监理公司组建的西藏昌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监理队伍,不远千里,奔赴高原,用坚忍不拔的信念、浩气荡然的责任与担当,再次弹奏建设美丽西藏的乐章。

  10月17日,红网推出《湖南电力监理再战雪域高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相关阅读:

  【湖南电力监理再战雪域高原】电力“湘军”再战西藏昌都 点亮雪域高原万家灯火

  红网通讯员 曾骏 时刻新闻记者 童妙 西藏报道

  “鸿文,公司最近有一个援藏项目,是西藏昌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项目,你管理经验丰富,身体素质好,希望你能扛起责任,带好队伍。愿意试试吗?”2016年11月,正在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施工工作现场督促扫尾工作的焦鸿文接到这通电话内心忐忑:援藏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应该义不容辞地接受。可是,54岁的自己会不会有高原反应,身体能否吃得消?

  内心的两个声音不断拉扯。最终,一个声音被逐渐放大:“我要去试试。”

  于是,完成了天津的工作后,2016年11月和12月,焦鸿文两次深入西藏昌都,进行前期调研工作,“一是来感受一下,看身体有没有问题;二是对项目有个全盘考察,对工期、人员进行总体策划。”

  两次深入的实地考察后,2017年2月21日,焦鸿文带着兄弟们进入西藏。

  “你的安全就是你身后整个家庭的安全”

  由于进藏的时间太早,西藏大雪,飞机停运,大部队滞留在重庆。阴冷的天气致使同行的“80后”小伙子蔡亿感冒了,一进西藏身体就出现强烈的不适。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内地人在藏区感冒是相当危险的,如未及时治疗,会出现肺积水、脑积水,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

  作为工程总监,焦鸿文遇到了进藏后的第一个难题。蔡亿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渴望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希望能够在西藏这片纯净的土地上留下拼搏的足迹。可是,刚进藏区就感冒的身体像一颗定时炸弹,越拖就越危险。

  “来西藏之前,领导就交代过,要确保每一个兄弟平安回家。人员安全是第一要务。”焦鸿文一时陷入两难,“当时蔡亿身体弱,高原反应强烈,不能再拖了。只能忍痛劝他回家,把身体养好,还会有机会。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存在距离,积蓄能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理想。”

  “焦总有两次让我特别感动。第一次,是到项目组来看我们,他首先就到了我们的卧室,看我们住宿的环境,问我们缺什么,我能感觉到他是真心实意地关心我们。第二次,我定期体检,被测出血压偏高,焦总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仔细询问了我的身体情况,并嘱咐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当时特别感动,来这边远离家乡,亲人都不在身边,一起来的兄弟就是家人,他就是我们的大家长,是我们的主心骨,更是我们一有困难就第一个想到的人。”王其其回忆起往事,眼角泛泪。

  进藏前,焦鸿文就给每位进藏人员发放了一本《昌都藏区宗教民俗及高原工作指南》,书中对习俗礼仪、宗教禁忌、高原工作注意事项、自然环境保护和鼠疫宣传等均作了详细介绍,要求每位进藏人员仔细研读,做到烂熟于心。

  “进藏以前,觉得这些可能是工作中会遇到的困难,来这之后发现,只要慢慢适应,一个月以后就都不是问题。唯独一个事情让我担心,那就是人员的交通安全。” 焦鸿文介绍,西藏多盘山公路,仅他们负责施工监理的昌都地区,道路海拔最高相差3000米,最险的一个坡有800米的落差,施工现场相隔远,还有很多未经开发的土路,最窄的地方仅有一车宽。天气更是多变,前一分钟艳阳天,后一分钟下冰雹,随之而来的还有路旁的落石。“这些我们无法控制,我只能交待司机师傅小心谨慎,我们在车上也要帮忙观察。就前几天,边坝发生交通事故,五死七伤,我听到消息几天没有睡好。担心、焦虑,只能叮嘱每个人小心、小心、再小心,你的安全就是你身后整个家庭的安全。”

  在该说“不”的时候要敢于说“不”

  湖南电力监理的每名工作人员都只有一个目标,保证施工项目如期按质按量完成,同时确保每一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追求施工进度的同时,会忽视细枝末节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致命。监理人就是要把这些被忽视的东西找出来,并要求整改。这其中,蕴含着过程与结果的博弈,还有监理方和施工方的“较量”。

  “在该说‘不’的时候要敢于说‘不’。”2017年4月,焦鸿文签署了一道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方业主项目部停工一周。“当时去现场,发现很多安全隐患,不及时制止很有可能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再赶工期也要停工整顿,这容不得半点马虎。”焦鸿文回忆,“经过这次停工,对施工方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提醒作用,不能因为赶工期就想当然。往后他们自身意识提上来了,我们的工作推动起来也更容易了。”

  为了对工程安全完全放心,焦鸿文跑遍了每个施工现场,连最远的阿坝县他都一一到场监查。“这是一种责任,哪怕是其他总监分管的,哪怕我十分相信他们,我都要去看看。不到现场,心里不踏实。眼见为实,看看施工现场,听听施工方的想法和意见,给予他们合理的建议,我这爱瞎操心的毛病才能暂时缓缓。”

  “每个工程他都要求我们严格把关,一旦发现施工现场有任何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讲出来,容不得半点姑息。他一再强调,任何一次‘宽容’都可能会对工程和施工人员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工程安全监理师周世义对焦鸿文的嘱咐铭记于心。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西藏紫外线强,出差时焦鸿文时常带着墨镜,个头不高、身材瘦削、鼻子英挺的他看上去颇有几分王家卫的潇洒。可与王家卫不同的是,这潇洒里少了随性,多了几分沉稳与从容,很多人觉得没当过兵的他身上有军人的气质。

  “可能这更多地源自于自律。我每天坚持散步半小时。这不是到西藏来养成的习惯,只是来了之后越发自觉地去执行。”昌都昼夜温差大,焦鸿文每天要换5次衣服,一件带内胆的冲锋衣、一件加绒马甲、一件工装是最常穿的3件衣服,早晨冷的时候穿加内胆的冲锋衣,中午最热的时候穿工装。

  “必须勤换衣服,少洗澡,一周洗一次澡是常事,还要多锻炼身体,感冒了不得了。” 焦鸿文说,“感冒过一次,7月份,发现感冒立即吃药,慢慢地就好了。可能来了几个月了,身体慢慢适应了。”

  焦鸿文是此次援藏人员中唯一的一名党员。卧室的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领航中国》《“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和写满学习笔记的个人学习记录本。

  两年前,焦鸿文的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主要归功于我妻子,我常年不在家,工程在哪,我就得跟到哪,妻子付出了很多心血,我的影响可能更多是潜移默化的。”现在,一家三口相隔千里,女儿在北京,妻子在长沙,而自己在西藏,3个人已经大半年没能团聚。“平时我们就微信联系,打打电话。碰到都有空,就三人视频聊会儿天,那样就已经感觉很幸福了。家人的理解支持给了我很多工作的动力。特别是我85岁的老母亲,我在外这么多年,没能好好照顾她。”

  焦鸿文从事监理工作已有18年。18年里,他监理过湖南长沙、益阳、常德的工程项目,省外的有天津、安徽和西藏。工程在哪,他就带领弟兄们去哪,工程持续多久,他就得待多久。

  焦鸿文党员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鲁迅曾说的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下一站去哪,是不是比西藏更远,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远方有他要点亮的灯,有他要守护的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