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网湖南电力驻点扶贫新邵县花山村纪实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元辉 编辑:洪政 2017-06-10 11:03:1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通讯员 刘元辉 邵阳报道

  “我对脱贫有信心!如果再把养猪场做大一点,我家不但能脱贫,还要争取奔小康。”6月上旬,湖南省人大副主任王柯敏到新邵县花山村走访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贫困户刘光焰高兴地对他说。

  相比两年前的花山村,现在已经换了新天地。

  从以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泥巴路,到现如今的“组组通”水泥路;从以前夜里出门“两眼一抹黑”,到现在150盏太阳能路灯遍布全村各个角落;从以前的破屋危房到现在的崭新明亮的新居……

  这两年来,新邵县花山村的变化着实不小。但更让人欣慰的是,村里的贫困户越来越少,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火红。这一切,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的精准帮扶关系密切。

  精准施策解民忧

  6月2日下午,新邵县花山村五组村民刘光焰家的猪栏里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由于天气转热,刘光焰一家老小正忙着冲洗猪栏。

  2014年,在广州打工多年的刘光焰夫妇回到花山村,用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和部分借款,开起了生猪养殖场。然而,由于养猪技术没有过关,经常发生病猪、死猪事情,一年下来,不但没有收入,而且饲养的费用还要不断投进去,这使得刘光焰欠下的债务一拖再拖、无法归还。

  2015年4月,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选派国网邵阳供电公司客服中心党总支书记谢历冰等4名员工组成扶贫工作队,谢历冰担任队长,正式驻点花山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自从谢历冰与新邵县花山村五组村民刘光焰结对帮扶之后,谢历冰不但为刘光焰家的养猪场争取了一些补助资金,更聘请畜牧专家对刘光焰进行专业指导,动员刘光焰参加养殖业培训。养猪场开始步入正轨,不久有了可观的收入。自从谢历冰和刘光焰结对帮扶之后,他不但为刘光焰争取了一些补助资金,更通过畜牧专家对刘光焰进行专业指导,并组织刘光焰参加养殖业培训。养猪场步入正轨,开始有了可观的收入。

  “刚开始养猪的时候,一直在亏钱。工作队来了以后,帮我找到了原因,现在技术有了,县里还拨了部分资金,我们全家养猪致富的干劲更足!”由于现有的猪栏空间有限,30多头猪挤在4间猪舍,刘光焰打算将自己的养殖场扩大规模,“初步打算扩大到100头猪以上吧!”说到这里,刘光焰脸上溢出了笑容。

  刘光焰的脱贫致富是工作队精准识贫、解决“怎么扶”问题的一个写照。不仅如此,扶贫队更在“扶持谁”、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上做足了文章。

  “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我们一家7口人,这让我们全家看到了生活希望。”村民石盛光有3个孩子,妻子常年卧病在床,他本人患有风湿病,他家原本不在贫困范围之内。工作队在走访调查之后,把他家列入扶贫对象。

  工作队在群众的公开监督下,按照精准识贫的标准、方法和步骤,通过摸底统计、入户调查、复核公示、村民表决、识贫公示五个步骤,挤出“水分”,清除6户贫困户,保留58户贫困户,新增6户贫困户,得到全体村民的认同。原来的贫困户石某家08年新建了一栋三层的红砖房,儿子在邻乡的一个小学教书。工作队核查之后,按照工作程序取消了石某的贫困户资格。石某多方找关系“协调”,但是没有结果,多次找到工作队进行理论,要求恢复贫困户资格。工作队三番五次地上门向石某全家宣传解释扶贫政策,最后终于做通了石某的思想工作。

  工作队刚进驻村子时,村民都以为他们是来完成任务、随意了解一下情况就走,对待工作队的访问都很冷淡。扶贫工作队一待就是两年了,他们以村为家,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坚持战斗在驻村帮扶第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眼看着全村64户建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村民也慢慢打心底里对扶贫队改变了看法。

  工作队制订了科学可行的扶贫规划。从出行、上学、就医、饮水、增收等村民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志”“智”双扶,想方设法为村争取项目和资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针对建卡贫困户居住环境条件差的问题,扶贫队积极地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针对贫困户无收入来源,村委会还挑选了部分建卡贫困户村民担任专职清洁员,每人支付劳务费,每天维护路面清洁,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为落实相关扶贫政策到户,在政府各项补贴和帮扶资金下达后,工作队挨家挨户的去走访落实,确保每一分补贴都交到老百姓的手中。

  修建脱贫致富路

  “花山村地处偏远山区,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基础落后,一直发展不起来。”谢历冰说。扶贫工作队进驻花山村后,通过多次走访与实地调查,基本摸清了村里致贫的原因。

  “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种植蔬菜、养殖牛猪鸡等家禽家畜。村里的房屋大多为土坯房。”花山村党支部书记曾明华说。

  谢历冰对刚到花山村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们是2015年4月入村的。那天正下着雨,车行至村口,就被一条特别窄的泥巴小路挡住了去路。我们只好卸下行李,扛在肩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里走。不到两公里的路,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要想富,先修路”。工作队为花山村量身定制了扶贫计划,修公路、引水源、通电话、修新居,多个扶贫项目一一敲定。

  工作队先后组织村两委6次召开村民大会,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村民们都举双手赞成,可是村里没钱怎么办?最终,村民大会决定:由中标修路企业先全额垫资,同时发动村民集资一部分,工作队想办法筹措一部分。工程款按进度每完成一项结算一次。

  工作队积极争取政策,通过有关单位支持、公司捐资等方式,两年多来,先后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硬化了8条村组道路,总里程达11.2公里。

  “以前村组道路坑坑洼洼,行人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难得有外人进村。现在路修好了,基础设施也完善了,村民们养的鸡、晒的薯条、种植的一些蔬菜,一下子就卖出去了。”曾明华告诉记者。

  曾明华介绍,除了完成村里道路的硬化,截至目前,村里还修建了2座蓄水池,以确保村民安全饮水;完成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解决了村里的用电难题。2016年底,在扶贫队的帮助下,34户危房户住进了崭新的安居民房。国网湖南电力还组织专家组成医疗队,现场到花山村为群众开展免费咨询服务、免费常规体检、免费赠送药品。

  路修好了,电网也改造好了,原来外出务工的村民慢慢回来了。今年上半年,好多在外务工的村民都回到家乡,在老宅基地上盖起了砖瓦新房,他们说,家乡的路修通了、基础设施也完善了,他们希望利用自己在外闯荡的经验,回家乡做点事。

  路通了,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个个农业专业合作项目相继进入该村。目前,花山村已经引进了红肉蜜柚等种植项目和生猪、山羊养殖项目。这些项目通过流转农户的荒山,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发展产业奔小康

  硬件改善了,如何才能让当地百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花山地处偏僻,集体经济薄弱,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76户156人,脱贫难度大。工作队已进场就开始寻找适合的扶贫项目。

  2015年底,工作队邀请省城专家来花山实地考察发现,该村的高速公路渣土填埋场,日照充足,适合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且利于集中管理维护。工作组就决定先行先试,利用扶贫资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同时探索光渔结合、光农结合等模式,实现光伏与产业衔接,并将发电收益进行分配,做到村集体用电和贫困农户用电不花钱、卖电有收入。

  在花山村的高速公路渣土填埋场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这就是村里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目前已经开始获得收益。

  “光伏发电没污染,既实现环保节能,又能通过卖电增加村集体的收入” 村党支部书记曾明华向我们细数着光伏扶贫项目的收益。现在光伏发电站发电容量为60千瓦,日最高发电量达300千瓦时,村里每年可从光伏电站获得5万元以上稳定收益,为花山村奔小康奠定较好基础。

  工作队进驻后,坚持把产业带动作为治本之策,综合该村产业基础和现实条件,一户一案,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

  工作队先后筹集资金732万元,对光伏发电、生猪养殖、蜜柚种植等三大产业实施重点帮扶。工作队引进 “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了油茶、高山蔬菜、红心柚、生猪养殖等扶贫产业。先后建设了占地面积60余亩的红心柚基地。

  目前,为解决群众花山村种植、养殖产业销售难、效益低的问题,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对现有农民合作社进行升级,将利用行业优势为村里搭建“互联网+”平台,创新营销模式,拓展销售渠道。 为拓宽产业链,工作队还组织村民开展标准化种植推广、规范化技术培训、示范化牲畜繁育,完善路网林网基础设施,形成了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山地森林化的脱贫致富格局。

  谢历冰介绍,通过产业扶贫,2016年有45户实现脱贫;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在2017年全部实现脱贫。

  沿着花山村硬化后贯村达组的水泥道路一路向前,村民们的院落干净整洁,不远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的场地已经打好了基础,水渠整修一新,抬头望去,满山的柚子林正茁壮成长,与熠熠发光的光伏发电板相映成趣。而在美景的背后,蕴藏着的是花山村脱贫致富的不竭动力:造林整治、道路绿化、维修山塘水库、……盘点两年来的扶贫项目,都将成为花山村奔向小康的重要支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