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员工赴桑日县援藏工作侧记

来源:红网 作者:周晓珊 编辑:马灿 2016-11-16 10:42:31
时刻新闻
—分享—

岳阳供电公司援藏员工在桑日县开展工作

  红网通讯员 周晓珊 西藏报道

  在那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那里,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时间……那是一个被称作“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西藏高原,但对于国网岳阳供电公司首批对口援藏的四位同志来说,他们发扬“做时代骆驼,当光明使者”的精神特质,传承任弼时的“骆驼精神”,在援藏的日日夜夜里,坚定行走在西藏高原,被桑日县供电公司的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行走在西藏高原的“电骆驼”。

  主动请缨,书写无悔青春

  桑日县位于西藏中南部,这里是藏族的起源地,这里平均海拔4065.75米,地形以高山谷地为主,昼夜温差大,气候较干旱。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指派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对口帮扶桑日县供电公司,陈中伟等四位同志主动请缨,接受了这项光荣的使命。

  “来之前已经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没想到现实情况比想象中还艰难许多。”陈中伟说,“首先是高原反应,刚到时感觉心跳明显加快,嘴唇会有点发黑。头疼、气喘、难睡易醒是常有的事,有时好不容易熬到一两点钟睡着了,感觉睡得天昏地暗,梦境连连,醒来时满心欢喜以为天快亮了,一看手机才过了十来分钟。”

  吃饭喝水也是个难题。刚来时住在廉租房里,由于地势较高,房里一直没有通自来水,每天需要用桶到楼下接水提上去。由于高原缺氧,往往一桶水要休息好几次才能提上5楼。更可怕的是,一楼的水也没有保障,连续断水5、6天是常有的事,能泡上一次舒服的热水脚都成了一次特别的享受。伙食基本就是米饭、土豆、少量青菜,外加一点牦牛肉。由于自来水净化不充分,接的水搁上一段时间,桶底便可以看到明显的污渍,导致经常拉肚子。因为长期缺氧,以及营养不良,工作环境艰苦,援藏队同志差不多都瘦了近10斤。

  “既然选择了援藏,就要全身心投入,真的没考虑那么多。”虽然条件艰苦,国网岳阳供电公司的四位援藏同志把桑日县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没有丝毫退缩,很快融入了桑日县供电公司这个新的集体。

  攻坚克难,在高原播撒光明

  桑日县供电公司作为县级代管公司,严重缺员,各项管理工作均处于简单粗放的状态。陈中伟带领援藏队,通过与桑日县供电公司领导和同志们充分沟通、下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该公司的运作和管理现状、问题,整理提出了生产、营销、综合管理提升的思路。

  为了摸清配网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负责运检工作的徐意翻越一座座5000米以上山头,前往贡德林草原、沃德贡觉雪山等地开展实地勘测。今年7月,在去增期乡的盘山公路上,由于公司皮卡车车况很差,在路上反复颠簸后,发动机出现严重故障,而且手机没有信号,众人只好步行约1小时到最近村落请来修车师傅修好车才继续上路。靠着这种执着,他们基本完成了桑日县境内配网设备的卫星定位及设备参数的收集,绘制并制作出了桑日县第一份google地理接线图,为今后规范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安全可靠供电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了尽快理顺公司营销业务,规范经营管理,负责营销工作的周元青走遍了全县1镇3乡42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短短4个月时间,下乡行驶里程达到1万多公里。依据详细登记的各供电用户的数据和用电情况,他编辑建立起桑日县供电公司第一个电子化营销信息台账,按季度开展营销经营分析,严格电价执行,全面加大电费催收力度,公司营销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彻底摆脱了向县财政借款上缴电费的窘境。截至10月中旬,全县售电量和综合线损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36%和下降7%,各项经营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为了规范管理,改善员工办公条件,负责综合管理的周晓珊从清理工器具及备品备件着手,到建立人资档案,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再到开展技能培训等工作,事无巨细均自己动手。面对繁杂的工作,他常常加班到深夜,但始终没有一句怨言。通过努力,目前公司已建立起第一个电子财务管理系统,完成2015年以来的财务清算工作,办公环境得到改善,员工技能水平明显提升,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趋于规范。

  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黝黑而淳朴的笑脸,也许这是许多人心中西藏的模样。然而,现实中的桑日对他们来说,却是另一番更真切的感受:高寒缺氧、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转眼援藏时间已近半年了。他们说,此前对援藏的感觉只是“人生需要一次远行”,现在才觉得那种想法很肤浅。在桑日,除了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可以充分体味到生命的顽强和人类的伟大,他们“要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一辈子难忘的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