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送变电人点亮草原深处的“光明梦”

来源:红网 作者:谢家威 编辑:马灿 2016-06-29 10:54:3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通讯员 谢家威 内蒙古报道
  
  “我们将前往内蒙古建设特高压,将电力天路铺在辽阔的草原上。”2015年的8月,与家人几句简单的告别后,带着点亮祖国边陲、为草原牧民输送清洁能源的神圣使命,一支来自湖南的送变电队伍踏上了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建设的征途。
  
  在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并不普及,大多靠煤油灯和燃烧牛羊粪照明取暖,教育、医疗和就业都受到了制约。而此时,距离这支湖南电建铁军家乡1000多公里之外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来辖区的草原上,一群身着国网绿、头顶蓝天蓝的施工队员们身影与碧草蓝天相互映衬,一座座已见雏形的电力铁塔正在拔地而起,这里也成了牧民“光明梦”开始的地方……
  
  饮用水冻成冰块 汗水凝结成冰碴
  
  草原上骏马驰骋、牛羊撒欢的场景固然唯美,但每当想到工程刚进场时内蒙古草原的风雪肆虐,90后技术员蔡远志的笑谈中总带了许多无奈。内蒙古的冬天又冷又干,气温可以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而在去年的10月,刚来到内蒙古还憧憬着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他被这低温打了个措手不及。
  
  “刚来这里时就连生活用水都是个大麻烦。”蔡远志清晰地记得,由于工地附近水质含氟超标,从地下10多米井里打上来的水都弥漫着一股臭味,大家被熏的不敢洗澡,就更别说饮用了。为了保障日常饮水,项目部每隔一段时间就不得不到十几公里外的小镇上去买水。当汽车回到项目部时,大伙却发现车后水罐里的水早就冻成冰块。
  
  极寒的气温不仅给生活带了诸多不便,同时也使得施工作业变得异常艰难。突如其来的风雪侵袭已是家常便饭,尽管在施工中,施工队员们都带上了手套,但刺骨的寒冷依然能透过厚厚的棉绒直达心底,下工后脱下手套常常会感觉手滑滑的,原来那是手心的汗水已凝固成了冰碴,而不少施工队员回到住所时,脚已冻得没有了知觉,防滑套鞋与裤腿的连接处还冻着一层厚厚的冰条……
  
  荒漠沙尘暴无情突袭 线路复测险象环生
  
  回顾草原基础施工走过的路,施工队员们印象最深的无疑就是深入草原沙漠无人区进行线路复测的那段艰苦且惊险的历程。
  
  就在今年4月,工程基础施工进入攻坚阶段,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不容易度过了草原风雪呼啸的严寒冬日,荒漠中犹如幽灵般的沙尘暴成为了施工队员们的梦魇。
  
  在施工队员们要铺设电力天路的草原上,有十几基桩位位于绵延近40多公里的沙漠无人区,在该工程年轻的线路复测员赵春枫口中,这里是整条输电线路施工难度最大、环境最艰苦的一块硬骨头,而在当地牧民的眼里,沙尘暴使得这里成为了无人敢踏足的魔鬼领域。
  
  草原沙漠区白天气温高达40摄氏度,黄沙在烈日的烘烤下冒出一股股滚烫的白烟,能见度越来越低,手机也没有了信号,只能依靠GPS定位桩位方向,当眼前让人心旷神怡的草原逐渐被漫无边际的荒漠所替代,赵春枫和其他线路复测员的心也变得忐忑不安起来。赵春枫说:“由于沙尘暴随时可能到来,每到沙漠腹地一处桩位,就得争分夺秒的进行复测工作。”而在一次与沙尘暴的遭遇中,越野车车胎被埋进了沙里,施工队员们不得不依靠GPS定位徒步几小时走出沙漠求援……
  
  奶茶里的浓浓蒙汉情 绿色能源让草原更美
  
  复杂的自然环境不是特高压入蒙唯一的困难,与这片古老而又沉默的土地打交道,对于这群来自湖南的施工队们来说则又是另一种挑战。
  
  随着该条特高压线路建设进度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古老牧区的牧民们开始关注着这一群从南方来的送电工,在施工队员们组建铁塔期间,牧民家中的年轻人偶尔会在闲暇之余热情地帮施工队员们搭把手,而饱经风霜的老牧民们则更多是在不远处的山包上谨慎地观望着。在他们心爱的草原上竖起这一座座他们从未见过的电力铁塔,而这些高耸入云的铁塔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是否会破坏他们神圣的草原,朴实的老牧民们心中也有自己的顾虑。
  
  如何消除牧民的顾虑,成为了该项目部经理许永红的一件心事。在探访途径线路的每一户牧民时,他都会带上一名向导和一些湖南的特产,耐心地告诉老人们:特高压是什么,绿色能源是什么,电会给草原带来什么好处。
  
  针对牧民们担心的生态环境保护,许永红把这支湖南送变电队伍称为“绿色电力团队”。“我们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型的,咱们要让牧民们知道,清洁能源只会让草原更美”。在每天的施工完毕后,他要求大伙及时清理施工垃圾,施工车辆路过的每一条草原公路都提前洒水防止扬尘……看到了这支“绿色电力团队”的付出,老牧民们也偶尔驱赶着牛羊向施工队员们热情的招呼,而在他们献给施工队员的奶茶里,则包含了一份份深深的蒙汉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能源频道首页